7月1日-7月7日,阜阳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青银守护,与爱童行”志愿服务队赴颍州区龙王店村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围绕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文明生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等主题,为乡村儿童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和帮助,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国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7月1日上午,志愿者讲述党的百年历程,指导孩子们用彩纸、黏土制作党徽与国旗,以手工传递爱国之情。下午的国防教育课以情景教学形式展开,志愿者通过动画视频、军事知识问答,认真解析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案例引导孩子们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体验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利用安全材料制作纸质匕首模型,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国防力量,体会守护家国的责任与担当。

科普活动激发探索兴趣
7月2日,实践团队开展“趣味化学科普”主题活动。以化学专业为依托,通过趣味实验与手工建模,为乡村儿童打造沉浸式科学启蒙课堂。上午通过“小橘灯制作”实验,用小苏打与白醋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原理;下午以黏土手工建模,助孩子们认知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从沸腾的实验现象到立体的分子模型,当日活动将化学知识与趣味实践深度融合,以“做中学、玩中悟”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主题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7月3日,实践团队为当地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上午,团队通过“情绪调适”和“挫折教育”两个主题帮助提升小朋友心理素质。“情绪调适”以哪吒故事为切入点,孩子们在表情包游戏中识别情绪,一起讨论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从而学会用积极信念面对困难。“挫折教育”以种子成长为例,引导孩子们认识挫折的意义,让他们明白逆境能使人更坚强。下午,团队借助两个趣味主题帮助小朋友探索人际关系与幸福感。“友情大富翁”环节让孩子们认识到双向付出是友谊的基础。“幸福泡泡”环节通过绘画和冥想,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学会珍惜当下。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了情感管理与幸福感知的能力。

“说文解字”弘扬传统文化
7月4日,实践团队开展“文化传承”主题活动,以丰富形式助力乡村儿童感受文化魅力。上午,团队成员围绕“汉字寻踪,字旅流芳”主题,从甲骨文起源讲起,组织孩子们用黏土捏制“日”“牛”等象形文字。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直观理解了汉字从图画到符号的演变。下午,活动以“疏河筑埭守安澜”为主题,志愿者通过图文和视频,讲述王家坝抗洪史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治水故事,加深了孩子们对王家坝精神的认同。此次活动以“文字符号+地域故事”双线设计,让儿童既触摸到汉字文化的厚重底蕴,又理解了治水精神的时代价值,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推动传统文化在乡村儿童心中扎根。

“环保、安全”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7月5日,团队围绕“文明生活”核心主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青少年提升综合素养。上午,团队开展“致敬劳动者”教育课,引导孩子们理解劳动者的辛勤与价值。组织创意风筝绘制活动,孩子们亲手绘制风筝并写下梦想,让青春梦想随风筝翱翔蓝天,寓意深远。下午,聚焦社会关切,开设预防电信诈骗、防溺水等专题课堂。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网络安全知识,解析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要点,着力提升学生的风险识别与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播下安全种子。

一周的支教时光短暂却意义深远,团队用真诚与热情,为龙王店村的孩子们留下了知识的启迪、成长的力量与温暖的回忆。龙王店社区委员会为团队成员颁发“优秀个人”荣誉证书,既是对同学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这份青春担当的致敬。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场知识的春雨,滋润了龙王店村孩子们的心田。虽然短短一周的时间有限,但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情播撒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从国防教育到科学启蒙,从文化传承到安全教育,每一个主题活动都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点亮了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

未来,“青银守护,与爱童行”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这样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为更多乡村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