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五年坚守的"三个一"承诺-兰理工材料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实践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5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城南社区与东乡民族中学内涌动着青春的热潮。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点亮星灯"暑期社会实践队连续第五年走进这片土地,以"教育关怀+文化传承+健康护航"三位一体模式,为100余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送去知识火种与成长陪伴,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抵达锁南镇城南社区后,实践队的到来让平日里略显安静的社区瞬间热闹起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们早早地在社区活动室等候,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新知识和新朋友的期待。实践队成员们迅速与孩子们熟络起来,一场充满爱与温暖的实践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图为实践队员对小朋友们讲解 李双辰摄
  在假期作业辅导环节,实践队成员们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由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语言差异带来的困难,队员们特意放慢讲解速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数学公式、语文课文等知识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队员们进行了分组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精准的帮助。二年级的马丽萍在做数学应用题时总是犯迷糊,队员刘文博拿起草稿纸,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将抽象的题目转化为具象的场景,马丽萍很快就理解了题意,开心地说:“哥哥,你讲得太清楚了,我终于会做了!”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笑容,队员们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除了学业上的帮助,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两人三足”游戏中,孩子们两两一组,绑着绳子齐心协力向前冲,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的孩子脚步不协调摔倒了,但在队友的鼓励下立刻爬起来继续前进,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与实践队成员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洋溢在整个社区活动中心。

  图为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们安装活动器材 李双辰摄
  急救知识科普是本次社区活动的一大亮点。考虑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实践队特意准备了急救知识讲解和现场演示。队员们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烫伤、擦伤、溺水等常见意外的处理方法,还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队员们邀请孩子们上台进行模拟操作,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动作。“如果遇到有人晕倒,首先要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然后拍打他的肩膀大声呼喊,若没有反应,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队员胡雨杰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上台操作时也一丝不苟。通过这次科普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还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在东乡民族中学,实践队继续开展关爱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活动不同的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实践队将重点放在了课业辅导和体育锻炼上,助力孩子们在学业进步的同时增强身体素质。​
  课业辅导方面,实践队成员们根据中学生的课程设置,为孩子们提供了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的辅导。由于中学课程难度有所增加,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队员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孩子们梳理知识点,讲解解题技巧。民族中学体育场上,实践队引入"趣味运动会"理念,将传统体育项目与团队协作结合。打沙包、丢手绢和跳绳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展现出最活泼的一面。通过这些体育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图为民族中学实践队员和同学们运动 王义泽摄
  自2020年首次开展帮扶以来,"点亮星灯"实践队已形成"三个一"长效机制:每年暑期开展集中服务、建立留守儿童帮扶等并持续跟进。实践队领队老师李双辰介绍:"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和心灵成长的引路人。"

  图为实践队为社区小朋友进行急救科普 刘赟泽摄
  此次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点亮星灯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东乡县开展的关爱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业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陪伴,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对于实践队成员来说,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们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承担责任,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队长刘赟泽说:“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后,我会继续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为更多的孩子送去温暖和帮助。”
作者:刘文博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五年坚守的"三个一"承诺-兰理工材料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实践在路上
  • 江西师范大学“瓷韵乡兴·永和先锋队”开展环保宣讲活动:童筑生态梦,共绘乡村美
  • 青春三下乡:将军园里缅忠魂,正气馆中砺丹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