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上旬,塔里木大学 “胡杨魂铸青春盾,七彩光暖童心巢” 实践团队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一群怀揣理想的青年学子,以胡杨 “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的精神为指引,精心打磨着即将开启的暑期社会实践方案,用青春担当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答卷。
在前期筹备会上,团队成员围绕实践地的社区服务需求、文化资源特色展开了多轮头脑风暴。从 “科技小课堂” 的教具清单到 “红色故事会” 的剧本编排,从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方案到与当地儿童的沟通技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我们不仅要把知识带过去,更要带着胡杨般的韧劲,真正沉下心了解当地需求。” 团队骨干李同学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为让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团队还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方教育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通过线上调研、电话访谈等方式,提前掌握了实践地的基本情况:那里有一群渴望开阔视野的孩子,有亟待用新知识赋能的乡村社区。据此,团队特意增设了 “艺术创想工作坊” 和 “乡村振兴微调研” 板块,既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也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胡杨能在荒漠中扎根,我们就要在实践中成长。” 学校团委老师在指导筹备工作时强调,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子们理解 “知行合一” 的生动教材。目前,团队已完成物资采购、安全培训等前期准备,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科普短剧、打磨授课课件,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字里行间洋溢着期待与热忱。
据了解,这支平均年龄不到 20 岁的实践团队,将于 7 月底启程前往实践地。他们将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调研问卷和满满的诚意,在乡村的土地上践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让胡杨精神在青春的实践中焕发新的光彩。正如团队横幅上所写:“以胡杨之名,赴青春之约;用实践之力,筑时代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