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我们与“失望”的和解书:当现实未能配上期望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王哲 常州工学院
在大学的日子,像一场充满未知的远足,我们背着名为“期望”的行囊出发,却总在途中撞见“失望”的风景。那些未拿到的奖项、没达成的目标、破碎的人际期待,像硌脚的石子,让前行的脚步踉跄又迷茫。可正是在与失望的反复拉扯中,我们渐渐学会书写和解的答案。
刚入学时,我抱着“要成为社团核心”的期待,一头扎进社团工作。熬夜写的策划被全盘否定,竞选部长时票数惨败,曾经以为能并肩前行的伙伴,也在竞争中疏远。那时的我,像被扎破的气球,满心的热情泄了一地,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行”。食堂里,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我第一次尝到失望的涩味——原来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来想要的结果。
我开始试着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不再执着于社团里的“主角光环”,转而享受默默布置活动场地时,看到大家因精心设计的细节而笑的瞬间;接受竞选失败后,能以普通成员身份,更自由地打磨创意,原来没有头衔束缚,灵感反而飞得更远。那些曾经让我崩溃的“失望时刻”,慢慢变成了成长的养分——就像被虫咬过的树叶,虽然有了缺口,却也因此能漏进更多阳光。
同学阿泽的故事,也让我对“和解”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满怀热血创业,想打造校园里的“文创帝国”,却因资金、经验不足,项目很快夭折。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图书馆,我以为他在“疗伤”,后来才知道,他在研究失败案例,还跟着学长学姐学习新的创业思路。“以前觉得失败是人生污点,现在发现,它更像块磨刀石。”再提起那段经历时,阿泽眼里没有了阴霾,只有重新出发的坚定。
在大学这片青春的试验田,我们播下期望的种子,难免会遇到风雨打落、虫害侵袭。但失望从不是对努力的否定,而是生活在教我们更柔韧地生长。当我们不再把“达成期望”当作唯一的标尺,而是学会在现实的土壤里,寻找新的生机——比如在没拿到高绩点时,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学科;在人际关系遇冷时,懂得独处也能丰盈内心;在梦想暂时折翼时,明白沉淀是为了更有力的飞翔。
这份与“失望”的和解书,不是向现实低头的妥协,而是青春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它让我们明白,期望是引航的星,失望则是让星光照进现实的窗。当我们学会拥抱不完美的现实,那些破碎的期望碎片,会在时光里慢慢拼成更清晰的成长地图。往后的路,或许还会有新的失望,但我们已不再害怕,因为知道,每一次和解,都是更强大的自己在破茧而生。
校园生活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