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躺平”与“内卷”间,找到心理舒适区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王哲 常州工学院

在大学的校园里,“内卷”与“躺平”像是两个拉扯着我们的力量,让很多同学在心理的天平上左右摇摆。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看到身边同学为了绩点疯狂刷分,为了竞赛没日没夜准备,自己不跟着“卷”就怕被落下;可真要一头扎进“内卷”的漩涡,又被无尽的焦虑和疲惫淹没,于是偶尔也想“躺平”,却在躺平时满心愧疚,觉得浪费了青春。其实,我们都在寻找,在“躺平”与“内卷”之间,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内卷”的潮流里,处处是奔跑的身影。教室里永远有占座学习的同学,社团活动中大家都争着当主角,实习、竞赛的简历上,每个人都想填满耀眼的经历。不可否认,“内卷”背后是对优秀的追求,是想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的努力。但当“内卷”变成无意义的内耗,当我们为了超过别人而盲目努力,却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时候,心理的弦就会越绷越紧。就像有的同学,为了绩点选了一堆不感兴趣的课,每节课都在痛苦地硬着头皮学,最后成绩可能不错,心里却满是空虚,不知道这些分数对自己的成长到底有多少价值。
而“躺平”,看似是对“内卷”的反抗,有时候却也成了逃避的借口。真正的“躺平”应该是一种清醒的松弛,可很多时候,我们说“躺平”,不过是在压力下的赌气与放弃。躺在宿舍刷一整天手机,课也不去上,作业也敷衍了事,这样的“躺平”过后,是更深的自责与迷茫。因为我们心里都清楚,青春不该这样被浪费,可又找不到更好的出口,于是在“躺平”的放纵和“内卷”的焦虑中反复挣扎。
那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心理舒适区呢?其实,关键在于“清醒地选择,坦然地坚持”。首先要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和热爱。如果喜欢学术,就去深耕专业,为了研究课题废寝忘食也甘之如饴;如果热爱实践,就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实习,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锻炼自己。不需要因为别人都在“卷”竞赛就跟风,也不用因为大家都追求高绩点就焦虑。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写作,宁愿少选一门课,也要把时间花在写作社团和文字创作上,虽然绩点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在写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这就是属于他的舒适区。
同时,也要给自己“松弛”的权利。学习累了,就去操场跑跑步,和朋友聊聊无关紧要的天;努力一段时间后,允许自己休息几天,看看电影、读读书,给心灵充充电。不是所有时间都要用来“冲刺”,张弛有度才是长久之道。就像种庄稼,一直紧盯着不放,土壤会板结,适当松松土、浇浇水,庄稼才能长得更好。我们的心理也是如此,在“内卷”的奋进和“躺平”的松弛间找到平衡,才能让心灵健康成长。
在大学的旅程中,“躺平”与“内卷”都不是终点,找到心理舒适区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方向。不被外界的潮流裹挟,清楚自己要走的路,既能为热爱全力以赴,又懂得适时放松,这样的状态,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让我们在“卷”与“躺”的拉扯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力量,从容地奔赴未来。
校园生活推荐
  • 心态免疫力:接住落差也接住惊喜
  • 大学初时我们都有理想图景,可现实常遇落差——社团面试失利、成绩难追上同学、日常也难免潦草。有人困于自我怀疑,有人硬挤“
  • 2025-08-20
  • 青春当燃,以梦为帆
  • 文章以大学生活为底色,书写青春与梦想的滚烫模样。
    从九月课表、图书馆台灯等校园场景切入,将青春比作待航的海,梦想喻为
  • 2025-08-20
  • 你的新学期flag,该“轻装”出发了
  • 文章聚焦大学生新学期立flag的日常,以校园里的热闹场景切入,主张换种“松快”的方式立flag——不必列满宏大目标,可从“踮踮
  • 2025-08-2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