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信箱里的碎光
九月的梧桐叶还未落尽,我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新生报到处,指尖沁出的汗洇湿了边缘。“同学需要帮忙吗?”头顶传来清亮的男声,抬头撞见学长笑弯的眼睛,他接过我沉重的行李箱,金属拉杆与地面碰撞出“咔嗒”一声,像是某种隐秘的开关,就此开启了我跌跌撞撞的大学生活。
图书馆台阶上总有细碎的晨光。我常抱着笔记本缩在靠窗的位置,看阳光把纸页染成蜂蜜色。有时会遇到同系的林薇,她总带着薄荷味的风掠过,发梢扫过我摊开的《中国现代文学》,在鲁迅的文字间落下若有若无的香。我们渐渐养成默契,她帮我占座,我替她带早餐,偶尔分享最近读到的诗,那些晦涩的意象在晨读声里慢慢发酵成温柔的情谊。
社团招新那天,戏剧社的露天表演惊艳了整个广场。社长程远站在银杏树下念台词,风掀起他黑色大衣的衣角,声音却像浸了松节油的琴弦,清亮又带着暗哑的张力。我鬼使神差填了报名表,在后来无数个排练的夜晚,我们对着剧本争吵、大笑,在月光里反复打磨每句台词。有次对戏时他突然凑近,我能看清他睫毛投在眼下的小扇子,心跳声盖过了远处操场的呐喊。
但青春的故事总带着遗憾的褶皱。深秋的傍晚,林薇在奶茶店红着眼眶说要转系,她说“我好像更适合医学”,吸管搅动珍珠的声音混着她压抑的鼻音,我忽然想起初春我们在樱花树下分食的草莓蛋糕,甜腻的滋味在记忆里泛起酸涩。程远在话剧首演成功后收到外校女生的告白,散场的人群里他冲我挥了挥手,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最终融进夜色里。
如今站在毕业季的风里回望,那些未说出口的情愫、突如其来的分别,都成了青春最鲜活的注脚。图书馆的晨光依然温柔,戏剧社又迎来新的面孔,而我们带着各自的故事走向人海。原来大学生活教会我们最珍贵的事,是学会在相遇时真诚拥抱,在告别时坦然挥手,让每段或明亮或微暗的情感,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子。
作者:秦霜,顾艮艮 来源:泰州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