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猫》像一杯温茶,喝下去时淡淡的,回味却有绵长的暖意与自省。文章里三只猫的故事,说到底是在轻轻说:人这一辈子,最该学的是“不轻易论断”。
第三只猫遭人误解时,那副“凝望着”的模样,总让我联想到生活里的小事。比如同事偶然迟到,便猜他偷懒;家里小孩子打翻了碗,就急着说他莽撞。就像文中“我”凭一时猜测打了猫,后来才知它并非偷鸟的凶手——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事实”,不过是自己想当然的片段,却凭着这点片段,给人安了罪名,也给自个儿留了遗憾。
前两只猫受宠时,“我”的欢喜那样真切;第三只猫不起眼,便少了些耐心。这也像极了日常:我们总容易对光鲜的人多些宽容,对普通的、沉默的人,便淡了些留意。可偏偏是这份“差别对待”,最容易错过真相——就像那只猫默默捕鼠时没人看见,受了委屈也没法辩解,只能悄悄藏起了自己。
读罢只觉心里软乎乎的:原来待人待事,最该留份“等一等”的温柔。不凭偏见下结论,不因疏忽冷了心,大概就能少些像文中“我”那样的懊悔,多些实实在在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