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晏殊——诚信时代的回响
生活里,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两难的道德抉择,是选择坚守内心的正直,还是为了眼前利益妥协?马克·吐温曾说:“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这恰恰揭示了诚信背后需要的勇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诚信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土壤,成为衡量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古往今来,无数先人为我们诠释了诚信的真谛。
北宋时,有个小男孩叫晏殊,自幼聪慧过人,不管诗词经史,一经点拨便能举一反三,邻里皆赞,“神童”之名远扬。
十四岁那年,晏殊的名声传到地方官耳中,地方官赶忙将他作为“神童”举荐给朝廷。求贤若渴的宋真宗赵恒听闻,决定亲自出题考他。
科考当日,阳光洒进考场,晏殊紧张又期待地接过试卷。展开一看,竟发现题目是自己前些日子刚研习过的。刹那间,他心中天人交战,一个声音催促:“赶紧照写,好成绩唾手可得!”另一个声音却反驳:“不可,这对其他考生不公平,绝非诚信之举。”短暂犹豫后,晏殊眼神坚定,恭敬奏道:“陛下,这题目臣此前练习过,以此作答有失公平,恳请重新出题。”宋真宗眼中满是赞赏,不仅重新命题,更将晏殊的诚实记在心底。
时光流转,晏殊长大踏入官场。彼时天下太平,京城官员闲暇时,常结伴去郊外踏青,或在城内酒楼茶馆设宴欢聚。可晏殊家境贫寒,无力参与,只能与兄弟们在家伴着灯火苦读。一日,朝廷计划选拔东宫官辅佐太子读书,众多大臣认为晏殊才德兼备,纷纷举荐。宋真宗也觉得他是合适人选。面对殊荣,晏殊坦诚道:“陛下,臣并非不喜游玩宴饮,只是家境窘迫,囊中羞涩。若经济宽裕,臣定会参与。”宋真宗不但未恼,反而愈发信任他,最终任命其为东宫官。
任职期间,晏殊将诚信奉为准则,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他的诚信之名迅速传遍朝堂,众人皆敬重有加。他的词作亦饱含真挚情感,字里行间尽显磊落、赤诚的处世哲学。
晏殊一生,因坚守诚信,收获皇帝赏识重用,更赢得世人尊重信任。身处现代,我们虽不会面临皇帝亲考与官场抉择,但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丝毫不减。每一次信守承诺,每一回坦诚相待,都是在为人生积累宝贵的财富。
回首晏殊的一生,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与文学世界里,诚信宛如稳固基石,助他屹立不倒。千年前,他以纯粹品格照亮时代;千年后的今天,他的故事仍提醒我们,诚信既是古老道德准则,也是跨越时空的处世智慧。它无声却蕴含强大力量,默默塑造着我们的人生,成为灵魂深处最坚实的依靠。在人生征途上,让我们以晏殊为榜样,坚守诚信,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作者:王子龙、吴量、张楚仪、宋宁馨、解帝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女性的成长
- 在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璀璨星空中,三位女性形象如不同光谱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精神光芒:哈代笔下的苔丝,像沾着晨露的
- 06-24
- 甲虫与狂人:现代文学中的异化镜像
- 卡夫卡的《变形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惊人的相似性,展现了二十世纪文学对"异化"主题的深刻探索。这两部诞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
-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