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于峥嵘历史间,探建国之路——观《建国大业》有感

发布时间:2025-06-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观看《建国大业》,就像翻开了一部生动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影片重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风云,让我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却均以失败告终。这些历史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无法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
        《建国大业》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重庆谈判讲起。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平建国,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展现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但国民党反动派一心独裁,悍然发动内战,完全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诉求,丧失民心。与之相反,共产党深入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影片中三大战役,人民踊跃支前,用小推车推出胜利,这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生动例证。
        电影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响应共产党号召,共商建国大计。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汇聚各方力量,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影片结尾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百年屈辱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新生。回顾历史,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历史与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拼搏。
作者:王子龙、吴量、张楚仪、宋宁馨、解帝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女性的成长
  • 在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璀璨星空中,三位女性形象如不同光谱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精神光芒:哈代笔下的苔丝,像沾着晨露的
  • 06-24
  • 甲虫与狂人:现代文学中的异化镜像
  • 卡夫卡的《变形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惊人的相似性,展现了二十世纪文学对"异化"主题的深刻探索。这两部诞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
  • 06-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