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中医门,做好中医人
“什么是中医?”“如何学习中医?”自从我考入中医专业,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心。社会上对中医的片面或消极看法,让我更加意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医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医学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受到关注。生津解暑酸梅汤、清热利咽中药茶饮和补中益气药膳糕点成为千禧一代对中医的新印象,背后是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端午节挂艾草、重阳节做香囊,菊花甘草枸杞泡入杯中,这些都不仅是防病养生的佳品,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精髓。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中医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场全球危机中,中医凭借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清肺排毒汤”的高治愈率,以及中成药如莲花清瘟口服液、川贝枇杷膏的短缺,都充分展现了中医的疗效和魅力。这一时期,关于中医的视频在B站上获得了极高的点击量,中医题材的电视剧也陆续出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学习中医。不仅如此,中医药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汉方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这种跨越国界的医学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对中医最好的宣传和推广。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我深信不疑的中医诊所。每当我身体有些不适,家人常会带我来寻求治疗。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闪到了腿,当时便无法正常行走。然而,经过中医的正骨治疗,短短的时间里,我就能够正常走路了。这种神奇的疗效让我对中医疗效有了更深的信任。
中药曾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冒时,大夫开出的小柴胡颗粒,让我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我的慢性鼻炎更是依赖于中药汤剂的治疗。这些草药熬成的汁液,滋润着我的身体,治愈着我的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图画,观看纪录片《本草中国》,探索这些来自不同疆域的中药背后的奥秘。每当我看到中药,我总会想起那个黑瓦罐中的药汤在小火的煎煮中咕嘟咕嘟冒泡的场景。那些草药,有的青翠欲滴,有的暗沉厚重,它们带着大自然的精华和先人的智慧,在医生的巧手中化作一剂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在我心中,这些草药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材,更是一种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和期望。每一味草药都有它独特的疗效和传奇的故事,它们在我身体里流淌,不仅治愈了我的身体,也滋养了我的灵魂。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 “气相”、“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
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我踏入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在这里,我系统地接触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知识,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参观了医学史馆,并深入了解了发源于安徽的新安医学,感到亲切与自豪。新安医学以其独特的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界独树一帜。在学校的药园里,我亲眼见到了各种在图书上出现的中药材,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的草本香气。我仔细辨识,同时自主地了解地道药材与十大皖药的知识。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初步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摸索到推拿、艾灸和测量手法后我们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看到居民因为我们的帮助而露出满意的笑容,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医的魅力和价值。
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中我们开始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医古文》作为对医学典籍的初步了解和以后阅读的工具;《医学史》有利于探索中医学的发展规律,能够增强中医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医基础理论》开启了我的中医学思维。中医基础理论在我眼中犹如一棵大树的树干,坚实而稳固。它承载着中医的核心精髓,为其他各科的知识提供着支撑。这些各科知识,犹如丰满的树叶,不断地给予中医诊治疾病的能力以滋养。而诊治疾病的效果,就如同果实一般,依赖于树干与树叶的共同作用。初学阴阳五行时我意识到了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密切联系而开始去了解儒释道三家对中医的影响,去搜索《易经》的讲解,才开始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然而,只学理论总是枯燥乏味的,老师会在课程中加入病历,“小中医”的体验帮助我们学以致用。在老师带领大家通过看舌象分辨燥湿寒热时,我们都有极大的兴趣,纷纷去看身边同学的舌象,用已有知识分析。
同时我认识到与西方医学不同的是中医更注重辨证论治的方法,即结合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人体自身情况,如体质状况、环境状况、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以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然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对症下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深知路途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怀有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我的中医梦将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会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用中医的智慧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与希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来说,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我心中的中医梦一直支持着我。
仅仅学好中医是不够的,中医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一步一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继续发扬我们传统医学。在实践中创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和发扬中不断中医中的不足进行改善,把我们中医药发掘好,发展好,这样我们传统中医文化才能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