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教育
《教育的力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只觉得书名挺拗口的。看完之后,只想说,译者翻译的很好。我们应该像鸟一样飞往属于我们的山、飞往属于我们的领域。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经历中体会到教育的力量。教育改变了作者的人生,让作者从一步一步从大山走到了哈佛、剑桥。
阅读这本书期间,我一度认为主人公塔拉的父亲有精神类疾病,在小说后半段,主人公接受教育后确实也提出了这个观点。塔拉的父亲像是一座大山,压住塔拉找寻自我的道路。但塔拉一直努力地拯救着自己。塔拉的原生家庭真的很窒息。父亲的思想观念迂腐陈旧并且有着病态的控制欲,母亲虽然是草药师并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是选择无条件支持父亲,兄弟姐妹中有人有暴躁症、有人听从父母亲的安排、有人试图挣脱原生家庭的控制。
塔拉的觉醒、拯救自己的举动无疑是在挑战父亲的权威。在这里,我有过疑问:父亲爱塔拉吗?书中父亲曾对塔拉说过“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是不是很感动?但父亲真的会让塔拉平平安安的吗?并没有。塔拉从小到大几乎是在恐惧与伤害中度过的。在父亲的废料厂工作时不仅塔拉,哥哥们都受到过伤害,即使是父亲自己也被火烧过;在家中,患有暴躁症的哥哥会时不时殴打自己;没有穿衣自由,因为会被父亲说是“妓女”。
塔拉的人生经历令人难过,但是塔拉很坚强,她找到了打破父亲控制的力量——教育。没有接触到教育之前,塔拉像浮萍一般仍有父母亲安排自己的生活,虽然内心总会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吗?在接触到真正的教育后,塔拉似乎窥见了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没有父亲控制的天地,另一番正常女孩们生活的天地。她拼命地去往那里,她向往那里的生活,她渴望自己是正常的。为此,最后,她甚至可以说是和父母亲断绝了关系。
作为读者的我,是欣喜塔拉接受教育后做出的一系列选择,因为我觉得她逃离了原生家庭的控制。但看到塔拉会想要见到母亲会思念家人的时候,我又会想:一个人真的可以脱离家吗?即使这个“家”并不正常。这个“家”甚至一直在伤害自己。我想塔拉的一段访谈或许能给我答案“你可以爱一个人,并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日日思念一个人,却仍为他消失在你的生活中感到高兴。”我们是父母亲的孩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接受过教育,知道正常的爱不是控制;知道家人很重要,但是我们有权力选择是否让家人继续伤害自己。
世界上几十亿人,无论如何极端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是教育可以让我们大多数人掌握一些力量。我们汲取教育的力量去成长、思考并捍卫自己的权力。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人,也不可能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不太在乎别人口中的自己,我们只要继续走在自己的路上。这条路或许有鲜花或许有荆棘,但是,我们知道,这条路的前方有着我们渴望成为的自己。
印第安公主凝视着展翅飞翔的鸟儿,默默地为她送去山风,为她的未来祝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陶文慧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爱情咏叹调
-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
- 08-30
- 科举制度的局限
-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历代选材取士的制度。虽然科举制度有一定选贤举能的作用,但官宦世家的干预、过于单一的选人标准等等,都成为了阻碍
- 08-30
- 爱情、哀怨与抗争
- 爱玲与冯沅君,相同时期的两位才女,都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为女性权利的维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有所偏差,对于爱情的
- 08-30
- 以人才之力,创科技新强
- 人才固然重要,因为人是一国之本。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所以人在引导与教育下,可以进行创新性思想的培育与自己主动的创新创
- 08-30
- 文化自信——以黄梅戏为例
- 文化自信,以己文化为基,以己文化为荣。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毋庸置疑是博大精深的。近几十年来,中国对于文化的保护与重视
- 08-30
- 四季华章:泰山画卷
- 泰山,华夏之魂,自然与文化的交响。春绿夏翠,秋红冬雪,四季更迭中展露无尽风华。山川壮丽,云海苍茫,登顶之巅,心胸豁然开朗,历史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