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边城》中的诗意人生

发布时间:2024-07-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如果说在中国文坛有哪一部作品是美丽和忧伤并存,美好和哀恸同在,当属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边城》在每个人的心中,既是对曾经真实存在过如今已经逝去的古城的向往和留恋,又是每个人心中的一道防线,边城的里面是对人类一切美好的憧憬和写实,然而纵是一切的美好也无法逃离命运无常的安排。《边城》是一场真实的梦,每个人都在这梦中寻找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
沈从文在青年时期步入大都市北京,像众多年轻人一样满怀理想和热情的他,看到的却是北京都市被光彩表象掩盖的虚伪、自私、卑鄙、懦弱、冷漠,被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官僚制度三重统治下的黑暗。他深刻的意识到,中华民族需要摆脱这种黑暗的统治,需要摆脱愚昧无知落后的外壳,要重塑国民的魂,找到从内在到外在,从人们的国魂到外在的社会整治的救国方法!可见,他写《边城》,是带着使命的一次精神“唤醒”,同时,这也是他对于故乡的回忆,一次回忆的重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精神的归宿,是中国人民精神的休憩的归宿处,在这里,他重新点燃对中国的自信与救国的勇气!他对爱和美的赞叹,对于淳朴善良单纯人性的呼唤,真切而诚挚动人。就像船夫对翠翠毫无保留的质朴而纯粹的爱,十分打动我。
故事以翠翠纯真的爱情为主线,她的爱情开始于一个端午节上。茶峒的端午节上十分的热闹,人们中午都在河街上看龙舟赛,在翠翠十三岁那年的端午节上她认识了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傩送,傩送是这个镇上船老大的二儿子,他很善于游泳,走远路,并且长相也很俊逸,那个时候他这样的男生应该是古镇所有女孩心仪的对象吧。在水边那几句简短的对话标志着他们爱情的开始,翠翠大概永远都也不会忘记这些。值得一提的是傩送的父亲顺顺,他是个很豪爽的人,为人十分的大方,乐于助人。书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顺顺的:凡帮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故事的另外的一个主角是他的大儿子天保。他和弟弟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最后他识趣地退出了,但不幸的是他在行船时遇难了。从此,顺顺父子便对守渡老人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是恨?是责备?又或许是自责?他们没办法面对老人。老人也终于在父子两人冷淡的态度下,凄凉地死去。而傩送也没办法原谅自己,一个人走了。翠翠则在小溪上默默等着。也许他明天就回来,也许他永远都不会回来……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没有恶人从中作梗,却无法在一起,让人惋惜。书中,傩送与翠翠一共只见了四面,且没有一次正面交谈的机会,爷爷仿佛充当了翠翠与外界的传声筒,可这传声筒又好像不太懂两人的心思。在傩送看来,翠翠对自己好像无感,在翠翠看来,傩送可能会娶中寨王团总的女儿,在这段爱情中,傩送有过努力,可他好像努力错了方向,他本可以和翠翠明说,却一直在背后做功夫,翠翠呢,或许是羞于开口,又或许是她没接受过爱的启蒙,根本不懂爱。不论何种原因,在阴差阳错下,傩送到最后也不知道翠翠的心,要是翠翠再大胆些,再勇敢些,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可惜没有如果,翠翠也没有上帝视角。
如果故事继续展开,谁又能说清是长久的等候,还是永恒的相守呢? 原文是开放式结尾,每个人的心里也许都有一个关于边城的结局,而每一种结局都是不同的感情归宿。也许翠翠后来又遇见了一个对她很好的人,他甘愿在这美丽的小城默默陪她一生,一起撑着小小的渡船,一起唱着古老的山歌,一起去采无名的花,过着平淡而真实的生活;亦或翠翠遇见另一个她甘愿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她宁愿为他放弃这宁静的小城而流浪天涯,那么她和傩送曾经的美好只是她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段故事,只能留在心底的最深处,化作一份珍贵的记忆,那守候的心意也随着她新的爱情生活的开始而消退;也许翠翠最终等来了傩送,两个人从此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或在这如诗的小城,或远走这承载太多回忆的故乡,守候着他们美好的灵魂的约定;也许傩送在外的日子,遇见了另一个人,翠翠执着的守候换回的只是一场心碎;也许翠翠一直就这样守侯着这个美丽的童话,等到青春消逝,将对傩送的爱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尽头,另一边,傩送也这样执著地守侯着记忆中那个美丽而羞涩的少女,直到生命终了;也许……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愿我们不再被溺爱,不再被束缚,也愿我们不再溺爱、束缚我们的下一代,愿我们所有人能自己独自搏击风雨,编写自己的人生。
 
作者:姚诗琪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边城》中的诗意人生
  • 如果说在中国文坛有哪一部作品是美丽和忧伤并存,美好和哀恸同在,当属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 07-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