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说:“我的焦虑是荒山上的一束火花,我的爱是一座绿色的灯塔。”将这句话摘抄下来之时,窗外的山影在月光下起伏,周遭的一切都很安静,唯有这书页间的文字,仍在灼伤我的内心。
总是在每一个特的时间节点,被焦虑裹挟,日历上的数字变化敲击着我的心,带着假期的余温,推着我迈向新的人生情境。手机屏幕在深夜里亮起幽蓝的光,待办事项清单在云文档里留存,像一串串未解开的密码,锁住了本该轻盈的时光。我开始焦躁不安。
那些还未到来的时刻,已经在脑海中反复预演,像一部无法按下暂停键的电影。我总是习惯性地为未来编织最坏的剧本,却忘了生活本就不会完全按照剧本上演。
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明天的焦虑雨,淋湿今天的自己。其实焦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地是我总是拿放大镜看。我越是惧怕它,越会被它紧紧缠绕。
焦虑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就像一颗种子,躲藏在心底,随着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我的怀疑、对生活的过度期待,悄然发芽,最终长成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而我清晰地知道,我不能被这片森林困住。
此刻,我望向窗外,远处高架桥上的车灯仍在流动,光亮切割着夜的沉寂。那些光与影的交错,仿佛是时间在无声地流淌,将我从混沌的思绪中缓缓拉回。
我的内心在这深夜里燃起火光,点亮那些未知的梦境,沿着记忆的脉络,渐渐抚平我焦躁的内心。
其实,那些在深夜里吞噬我们的不安、在白日里困扰我们的忧虑,不过是生命在提醒我们:你还在努力地活着,还在努力地思考。
光从来就不是黑暗的反义词,而是穿透黑暗的千万次抵达。我们不应惧怕焦虑,也不应逃离焦虑,而是在它的火焰中,煅烧出更耀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