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让基层中医药惠及民生,为中医药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4-01-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基层中医药的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深入探讨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开展情况,了解居民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认同度,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为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自1月13日起,山东中医药大学“全”心基层医疗调研队走进济南市市中区与槐荫区,主动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收集社情民意,为基层中医药发展提供助力。
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政策
扁鹊故里,康养济南。济南市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良好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济南市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持续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槐荫区启动了“红领医养”项目,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医养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专业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市中区在全区推广“1+3+N”医养签约服务模式,实施多种便民惠民举措,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更好的惠及民生。
实地走访考察,深入基层调研
2024年1月14日至2024年1月16日,调研队先后走访了舜玉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舜玉路街道伟东华康社区卫生服务站、阳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济南二机床医院南辛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南辛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向医护人员说明来意后,了解其所在单位的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并填写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的看法与感想。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参观了济南市槐荫区阳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了解科室建设、诊疗环境、硬件设施等基本情况。随处可见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牌突出了中医药元素,古色古香的装潢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内设推拿理疗室、中药熏蒸室、灸疗室等多个功能室,并配备针疗器械、灸疗器械、中药灌肠设备、颈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中医诊疗设备,开展刮痧、针灸、推拿、熏蒸、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诊疗服务。接下来,阳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将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惠民的中医药服务。
察民意访民情,服务人民群众
调研队向济南市市中区和槐荫区的居民随机发放调研问卷,同时进行个人访谈。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交通便利、价格合理、流程简便等原因,大部分居民在其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中医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其中老年人的比重较大,他们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希望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中医药在老年疾病防治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基层中医药宣传与推广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队员们也进行了中医药知识宣讲活动,对居民的健康问题做出解答并普及了中医养生知识,简单讲解了中医穴位的治疗作用并进行操作示范。宣讲活动有效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让中医药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分享心得感悟,促进中医药发展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情感、专业知识等领域都有了极大的收获,大家深入交流,畅谈感受,积极拓展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助力基层中医药的发展。青年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接班人,广大青年学子要树立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青春力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作者:刘英慧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
  •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当代的问题和挑战。赓续历史文脉,意味着在当代传承
  • 01-24
  • 国策护平安
  • 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在对待食品安全的态度上,我们必须是严肃的。为此,我国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更好的监测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
  • 01-24
  • 文化自信,创新之魂
  • 文化,国之魂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基于本国的文化上,创新出更具有意义的作品。
  • 01-24
  • 中华精神永凝聚
  • 中国精神总是在危难之际突显,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构成。
  • 01-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