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嘉行千里”支教实践队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开善乡中心小学,以“开善豆乐园,跳蚤小当家”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跳蚤市场活动。支教队队员们从幕后策划走向实践,带着孩子们用一周时间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以劳动成果为交易商品,在操场上搭建起充满童趣的交易天地,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交易中学会沟通、了解基本经济常识。
跳蚤市场活动现场:林鑫哲
巧手造物——从指尖创意到价值萌芽
活动开展前一周,支教队员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了阶梯式创作任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创意的火花在指尖次第绽放,将寻常材料淬炼成独特的艺术符号:一年级用彩纸折叠的章鱼与圣诞树,是童真对世界最本真的描摹;二年级以红包袋与筷子重塑的灯笼,让传统意象在巧思中焕发新生;三年级用扭扭棒绕出灵动玫瑰,以柔劲勾勒出生命的灵动张力;四年级用纸盘与卡纸制作出精致捕梦网、窗花,在光影流转间凝结着对美好的期许;五年级在扭扭棒的基础上延伸出花篮与剪纸,于传承中见突破,技法更显精进;六年级攻克的郁金香盆栽,则以细腻质感诠释着创意向深度的递进,每一步创作都是成长的注脚。这些带着温度的手工作品,将在次日的市场上等待新主人。
除此之外,同学们的主线任务不仅仅是手工制作,还要通过每天在课堂上的努力表现获得各科老师的贴纸奖励,最后来兑换自己走入开善跳蚤市场的“资本”,这种师生共建的活动理念贯穿活动始终。
|
支教队队员吕鑫渝给二年级学生贴纸奖励:黄征盈
支教实践队采用“教学-创作-收购”的开展模式:队员们首先自己学习做,通过多次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再走上讲台给同学们示范剪、折、粘等基础技法,再引导同学们融入个性创意。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队员们和同学们密切交流,其中留守儿童杨礼轩同学在制作郁金香盆栽时格外专注,在制作过程中他说:“想把不会凋谢的花送给在外打工的妈妈。”
市场开市——从游戏闯关到交易实践
支教队全员与开善乡全体学生在操场开始活动:林鑫哲
操场按照年级被划分成六大售卖区与三个游戏互动点,每个年级独特的摊位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随着本次活动总负责人陈欣瑶队员宣布“开善跳蚤,快乐起跳”,小摊主们立刻忙碌起来:吆喝声与展示影交织成生动图景:或有朗声叫卖“扭扭棒玫瑰十五豆一支”,声透喧嚣;或持纸盘捕梦网向往来者展其巧思,引人注目;更有怀手作穿梭操场,以诚意兜售匠心,各呈其态,共织热闹。活动后期遇到“通货膨胀”时,摊主们纷纷主动降价促销,不同的价位体现了大家独到的经营思维,俨然一副专业小掌柜的模样。
|
支教队队员李玥与小摊主们一起售卖手工:林鑫哲
“豆豆快问快答”摊位前,由老师提出财商、环保、数学等问题由同学们进行解答,从而获得对应难度的开善豆。同学正在为“垃圾乱扔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绞尽脑汁;“身体单词挑战”区,同学们回忆着英语课堂上积累的每一个字母,努力通过肢体摆出脑海里的单词。三个同学手拉手摆出“CAT”字造型,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数字炸弹”游戏里,随着数字范围不断缩小的战况,紧张的氛围也愈发浓重,猜中数字的同学们按游戏奖惩规则大方展示自己的才艺,赢得额外货币奖励。
温情落幕——从经营摊位到成就成长
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被一售而空,激情叫卖的声音也渐渐减弱,同学们在支教队员的组织下等待最后的闭幕——为每位小摊主颁发“最佳小摊主”奖状,还准备了特别的小礼物。同学们集体演唱了经典歌曲《听我说谢谢你》,活动在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合唱声中收尾。
本次活动通过“手工创作+游戏闯关+市场交易”的三重体验,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理解劳动价值,在商品交易中学会沟通协作,在买卖交换中肯定自我价值。正如支教队队员所说:“这些小小的开善豆,不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承载着乡村孩子们对创造与分享的最初认知。”未来,“嘉言善行”支教实践队将继续带着创意与温度,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支教队全员与开善乡全体学生合照:林鑫哲
撰稿:“嘉行千里”实践队队员胡司豫、陈欣瑶
摄影:“嘉行千里”实践队队员林鑫哲、黄征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