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成牢记报国念 勇攀专业峰

曾有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1801班学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连续两年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等,连续两次校级“三好学生”称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七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北京市赛区本科组二等奖等。
入学时便立下专业报国的理想

2018年9月,曾有成作为大一新生来到了信息科大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当时恰逢中美贸易战,许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打压,中兴、华为被断供,高校无法使用相关专业仿真软件。作为一个学习通信专业的大学生,曾有成意识到自己所学在将来不仅是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更是能够帮助中国立足于世界。因此刚步入大一的他,便下定决心要学好专业本领,夯实学科基础。除了日常学习,他还积极参加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努力在竞赛中提升自己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实践知识,加深对通信行业的认识。

大二下学期受疫情影响,整个学期都是居家线上学习,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期末复习阶段,曾有成自发通过腾讯会议,向同学分享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分享是一个吸收、内化、输出的过程,利用这个学习方法,他在22门学科必修课程中,21门课程达到85分以上,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4.12,专业排名第一,并成功拿到了北京邮电大学信通学院的保研名额。在问到对于学习有什么体会或者想要分享的经验时,曾有成说:“大学非常考验自主学习能力,一定要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正所谓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这种‘分享式’的学习方法,让我收获很多。”

大学四年用行动筑牢梦想

在参加学校读懂中国活动中,曾有成与几位同学一起采访了退休老教师,从这位祖国的同龄人身上,曾有成感受到了与祖国共成长的荣耀与幸福。也让他真正领会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9年,曾有成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他积极训练,努力克服困难,并鼓励身边的同学,高质量完成训练要求,荣获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优秀学生奖”。

作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曾有成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事事挺身在前。2021年7月1日,他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更加坚定了他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理想信念。他积极策划组织党史学习系列活动,带动支部成员共建“学习型”党支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班长的他,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各项防疫工作任务。他时刻不忘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日常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制作了一款集在线批改思想汇报、了解支部活动动态、学习理论知识于一体的小程序,服务学院各学生党支部,并以此小程序获得了“中空信达杯”2021年华北五省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一等奖。

怀揣报国情踏上新征程

凭借着大学前三年优秀的表现,曾有成获得了2021年国家奖学金。他明白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学院和学校的培养密不可分,正是有课堂上老师的倾囊相授,比赛中老师的悉心指导,生活中老师的关心帮助,才让他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拥有专业知识、怀揣报国理想的新时代大学生。如今中美争端已经蔓延到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计算机、芯片、通信等行业,矛盾摩擦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通信学子,曾有成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用自己所学,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追求卓越,肩负起为祖国添砖加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确保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卓越功勋!”
时间:2023-02-11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曾有成牢记报国念 勇攀专业峰
  • 曾有成牢记报国念 勇攀专业峰
  • 曾有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1801班学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连续两年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等
  • 02-11
  • 费衍慧十年坚守,为爱笃行
  • 费衍慧十年坚守,为爱笃行
  • 费衍慧,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坚守工作一线,砥砺奋斗;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担当;秉持良好品格,树立榜样。”
  • 02-10
  • 雷欧志愿者的加油站
  • 雷欧志愿者的加油站
  • 2018年,雷欧留校工作,如今是应用技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几年来,他一直坚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 02-10
  • 吴艳桥微光虽微,温暖志愿
  • 吴艳桥微光虽微,温暖志愿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吴艳桥刚上高一。学生时代的他憧憬着未来能有机会亲眼见证这样的体育盛
  • 02-10
  • 瞧,这两名退伍兵
  • 瞧,这两名退伍兵
  • 尽一点绵薄之力,当一名圆梦之人。从携笔从戎到投身志愿服务,黄玉龙和闫旭用军营绿勾画靓丽青春,用冬奥蓝装点大学时光,走出了别样的
  • 02-10
  • 我的老师在冬残奥
  • 我的老师在冬残奥
  • 城市志愿者组的同学们承担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期间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馆比赛观众入场、散场的路线指引和秩序引导,为“简约、安全、精
  • 02-10
  • 我的辅导员在冬奥
  • 冬奥会赛程已接近尾声,300余名信息科大“00后”志愿者在冬奥的历练中经历着蜕变和成长,在这些“00后”里,有几个略显“成熟”的面孔
  • 02-10
  • 爱举手的信息科大“一姐”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