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吴艳桥刚上高一。学生时代的他憧憬着未来能有机会亲眼见证这样的体育盛会。他说:“2019年我带着学生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时就为自己有幸见证国家的强大而感到骄傲。三年后的今天,当我接到学校的征集令时,毫不犹豫报了名,我想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在外界看来,城市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持秩序、引导路线等,但是在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务背后却有很多不为大家所了解的细节。为了保证志愿者自己还有观众的安全,吴艳桥一遍遍提醒志愿者们时刻做好自身防护,上下车做手消、换口罩、测体温,督促大家严格落实防疫要求,最大限度为同学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执行任务时,吴艳桥发现新加入志愿队伍的同学总会默默躲在人群后面,他就主动上前鼓励同学们,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别致的挥手动作和合乎场景的问候语,告诉同学们如何释放情绪和感染身边的人。渐渐地,新加入的志愿者开始调整自己,逐渐放开自我,敢于跟身边的观众互动。“感谢您观赛结束”“祝您生活愉快”“请您注意脚下安全,注意带好口罩,做好防护”……这些看似普通的话语,背后却凝聚着志愿者的热情和温暖。在看到观众向自己挥手致意或者说谢谢时,志愿者们倍受鼓舞。他们用最专业的服务、最甜美的微笑换来了观众的认可和温暖的反馈。
“微光虽微,却足以温暖大家。工作内容虽不复杂,却能为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添砖加瓦。很幸运我能够成为冬残奥会志愿者,和信息科大的小伙伴们一起拥抱这最美丽的青春,展现勤信青年的风采和力量。我们一起向未来!”吴艳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