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登山队团结一心向上攀登
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越野攀登比赛中,我校学生登山队(以下简称“登山队”)以57分23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这真是一次突破”,登山队队长代俊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难掩激动与兴奋之情,“此届比赛相对于前两届来说,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将时间缩短在了一个小时内”。
据了解,此届比赛的队伍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专业组,乙组为业余组。登山队属于乙组。比赛全程7公里,队员们要在登顶之后再下山返回出发点,中途没有休息时间;采用分段计时方式,以最后一名队员到达终点时间作为整个队伍的成绩。比赛中,登山队以“团结”二字作为队魂,团结一心向上攀登,再次蝉联冠军。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代俊丽讲述他们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欢乐。
智慧引导胜利团结凝聚力量
与别的队伍不同,在赛前的准备中,登山队根据比赛路线情况设立了一个个小目标。“对于登山来说,一开始就制定过高的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是经过前几次比赛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代俊丽同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队员们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逐渐接近山顶,而他们赢得最后胜利的信心也愈来愈强
登山队由5名男生和5名女生组成。比赛中,大家互相帮助,相互鼓励,“尽管我们在排名顺序上没有获得有利条件,但是队员们都团结一心奋力向上攀登,很快就超过了好几支队伍”。
在体力达到极点的时候,疲惫和难受在每个队员的脸上显现出来,这时曾入伍服役两年的队员王云同学高喊:“不抛弃,不放弃!”而后唱起了军歌,他振奋人心的军歌和无所畏惧的信念鼓舞了每个队员,大家也跟着齐呼“信息科大加油!”。霎时,催人奋进的口号传遍整个山间,引来其他高校队伍的翘首张望,他们也效仿登山队高呼起了口号……。在加油声中,我校队员精神高涨,攀登上了了比赛最为艰难的一段山路——鹫峰主山峰到景点棺材石赛段。这段山路尽管只有不到300米,但却是整个赛程最艰险的路段,因为这里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队员们“手脚并用”,相互“你推我拉”,一步一步将山踩在了脚下。当到达顶峰时,大家齐声呼喊,庆祝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山高人为峰。其实,在队员们看来,他们比赛的对手不仅是其他高校的队伍,更是鹫峰这座高山,更是自己。征服高山,超越自己,是他们心目中的最大胜利。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途中,队员们也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下山奔跑速度较快,极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到达终点后,有的队员兴奋地和队友抱在一起,有的队员泪流满面,有的队员因体力严重透支而呕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说到训练,代俊丽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据她介绍,在比赛前的一个月,每周三和周五,队员们都会在老师或队长的带领下,到运动场上进行跑步和上下台阶训练。
跑步分为慢跑和快跑,目的是锻炼队员们身体的耐力和心理的毅力;上下台阶训练不仅为了提高队员们的身体素质,更是为了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对于训练,队员们当作一种习惯,从不缺席。但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家始终把它摆在第一位。代俊丽说:“我们一定在保证学习不耽误的情况下,再进行训练。”
登山队队员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由于课程安排的缘故,很多训练被安排在了周三傍晚。入冬后,傍晚气温下降特别快,寒冷入骨,但队员们都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训练。其中有一次训练是在下雨之后,运动场的台阶特别湿滑,可没有一名队员抱怨训练条件的艰苦,大家还相互鼓励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艰苦的条件中训练效果会更好。“大家如此高度自觉训练,是他们充分认识到,登山队是一个整体,缺了谁都不行,因为自己拉团队后腿更不行。每名队员都愿意为这个团队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而好好训练就是贡献力量的最好保证。”代俊丽说。
为了保证比赛不出现意外情况,登山队还设立了后勤组。赛前,后勤组精心准备矿泉水、红牛、巧克力等物资,并事先将水搬到山顶;比赛中,后勤组还在几个“点”上清点人数,确保没人走错路,还为队员们加油鼓劲。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代俊丽说到自己从登山中得到的感悟。她说,如果想让一个团队拥有凝聚力,一起登山是最好的形式之一;走向大自然,收获的不仅是快乐,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在登山的过程中,大家还能收获珍贵的友情,“没有什么友情会比在艰苦中相互扶持得来的更坚固的了”。
前景光明,道路不一定平坦。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山”要去攀登。而在“山路”上,我们会面对很多艰难险阻,对此,我们要团结一心向上攀登,齐步向前,征服高山,超越自己!
衷心祝愿登山队再创佳绩,向更高处攀登!
时间:2022-12-12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学生登山队团结一心向上攀登
- 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越野攀登比赛中,我校学生登山队(以下简称“登山队”)以57分23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
- 12-12
- 大学讲台上的保洁员
- 苏小趁是我校的一名普通保洁员。她穿着和学校其他保洁阿姨一样的蓝色制服,喜欢将头发一丝不苟地别在脑后。
- 12-12
- 黄斌机器人,我的爱,我的梦
- 2008年秋天,一个戴着眼镜的文静男孩拿着录取通知书,站校门外怔怔地看着门内的一切,充满了新奇与梦想。
- 12-12
- 大学讲台上的保洁员苏小趁
- 苏小趁是我校的一名普通保洁员。她穿着和学校其他保洁阿姨一样的蓝色制服,喜欢将头发一丝不苟地别在脑后。
- 12-12
- 李勇帮助别人 成长自己
- 在采访李勇之前,记者心里一直在揣度学院老师对他的评价:做事踏实、学习刻苦、好相处,感觉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他却带着阳光般的
- 12-12
- “牛人”是这样炼成的
- 邹凌虹,信息管理学院0801班学生,淡雅的妆容、得体的衣着、洋溢的微笑,让记者感觉她就是一位亲切的邻家姐姐
-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