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曹州古城古建筑三下乡调研活动。作为一个热爱历史与文化的大学生,我对古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对这个调研活动十分期待。
我们一行人早早准备好行装,乘坐大巴车前往山东省菏泽市。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曹州古城。古城位于山东平原之上,环境优美,四周被青山环绕。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们的调研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是曹州文庙,这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群。文庙是用来祭祀着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地方。当我们走进文庙,立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庄严和历史的厚重。庙内有一座美丽的琉璃牌坊,上面刻着金碧辉煌的字体。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了一座座殿堂,每座殿堂都有着精细的雕刻和砖雕,使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造诣。站在庙门前,远望门内的亭台楼阁,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的书香气息。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孔府。孔府是孔子曾孙曾参的旧居,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大型宅院。进入孔府,一股古朴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庭院内种植着参天古树,庭院中央有一座小山,小山上长满了茂盛的草木。这种布局被称为“山明水秀”,象征着古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在府内,我看到了许多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细节,如斗拱、椽子、木雕等,这些都是古代建筑工匠智慧和技艺的结晶,令人叹为观止。
在古城的巷弄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这些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屋顶上的飞檐翘角、门窗上的花纹雕刻,都展现出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我进入了其中一座民居,里面的布局非常有序,庭院、堂屋、厢房等空间分布合理。在房屋内,摆放着古朴的家具和器皿,仿佛置身于古时的生活场景。在古城的街道上走着,我不禁想象着这里几百年前的繁华景象,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古建筑保护的问题。曹州古城的古建筑虽然保存较完好,但受到时间和自然破坏的影响,有些建筑已经出现了脱颖而出、龟裂和倒塌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民居中,由于很少有人居住,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墙壁脱落、木柱腐朽等问题较为严重。这让我深感保护古建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古城的古建筑保护状况,我们还与一些当地的专家和文物保护机构进行了交流。他们介绍了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由于资金有限、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目前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难题。然而,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曹州古城古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沉淀。它们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传承着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古建筑,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回到校园后,我深思熟虑地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意识到保护古建筑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成为古建筑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我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到古建筑保护的实践中,为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出一份力。同时,我还要通过写作、讲座等方式,向更多的人宣传古建筑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关注和爱护。曹州古城古建筑三下乡调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我深切感受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也明白了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保护古建筑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我将牢记这次调研的经历,努力为古建筑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图为古建筑小分队队员认真听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解

图为古建筑小分队部分队员与驿站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