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学子走进凤山村,走进绿水青山间的振兴路
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红砖映衬青山,绿水倒映蓝天,一片生机盎然,7月6日福州大学数“智”莆仙,耕“云”乡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美丽山村——凤山村。
团队成员与西苑乡副乡长苏俊彬座谈交流
作为“2020年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凤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西苑乡副乡长苏俊彬向实践队介绍了凤山村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打造特色产业,培育美丽乡村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建设的仙水洋景区现已成功打造成为凤山村的一张地标名片,同时,“仙洋戏水”也被列为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西苑乡凤山村仙水洋景区
在菜溪岩管委会副主任谭常斌的陪伴与讲解下,实践队成员亲身领略仙水洋的奇观异景。仙水洋景区被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由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溪流轻缓,水深在半米之内,犹如天然的水上步行街。身处其中的孩童与父母快乐戏水,亲子互动暖心。仙水洋溪床前有片稻田,一阵微风轻轻拂过,荡起一波接着一波的碧浪。谭常斌副主任讲到这片稻田未来计划改造成一片瑰丽的花海,建设“网红打卡点”,从而带动旅游客流量。谭常斌副主任为实践队的成员讲解到,仙水洋景区主打亲子游休闲度假模式,内设有仙水湖、步游道、红木特色民宿、小吃一条街等等景区配套设施,倾力打造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同时,景区面向当地村民招收景区工作人员,帮助村民成立凤苑民宿,发展仙水洋旅游扶贫街,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菜溪岩管委会副主任谭常斌为团队成员讲解仙水洋景区规划
离开了仙水洋景区,苏俊彬副乡长带着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凤山村拟投资建设的红豆杉保护休闲公园,参观了具有300年寿命的南方红豆杉和具有厚重历史感的上悟祠堂。苏俊彬副乡长表示凤山村计划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重新修缮红豆杉保护休闲公园、建设旅游栈道,将探险者的登山道打造为大众的休息步道。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我实践队在村委会的邻里服务中心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图书角。出发之前,实践队面向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全院发起“图书漂流活动”,将写着福州大学学生对乡村振兴的美好祝福送到八十公里外的凤山村。福州大学的美景与仙游美景制作而成的明信片装点着昆冈图书角,是福大计算机学子对乡村振兴期望的具象体现。

300寿龄的南方红豆杉

实践队在凤山村建立的昆冈图书角
烈日当头,实践队来到“仙游县革命老区纪念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纪念馆由莆仙特色古名居改造而成,仙游革命的珍贵照片、老故事将实践队成员带回到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革命战斗岁月,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初心和使命。在纪念馆前,昆冈众创学生党支部书记汤千禧带领团队党员同志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大家在参观中表示,要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凝聚起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老区人口的脱贫致富,是不完整的脱贫致富。
仙游县革命老区纪念馆
在凤山村生活的几天,实践队成员亲身体会到了凤山村的振兴成果,一栋栋排列整齐的红砖民宿、一个个成熟的产业项目、一张张红润喜悦的笑脸,无不证明了凤山村脱贫致富道路的成功。
实践队调研凤山村乡村振新成果
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如何打造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实现产业发展,凤山村已经交出了一份的答卷。这次对于凤山村的参观调研,给实践队成员带来了难以言语的收获,既让我们对基层社区和革命老区有了更深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队也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间:2023-07-08 作者:陈朝辉、江雯婷 来源:福州大学“数智莆仙,耕‘云’乡土”乡村振兴实践队 关注:
- 访问圣水茶场,体悟茶道精髓
- 中国茶道文化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
- 07-07
- 走进十堰博物馆,研学十堰与水
- 一直以来,“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市引以为傲的三张世界级亮丽名片。其中十堰与水有很渊博的历史,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堰与水的渊源
-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