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十堰博物馆,研学十堰与水

    一直以来,“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市引以为傲的三张世界级亮丽名片。其中十堰与水有很渊博的历史,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堰与水的渊源,体悟十堰水文化。6月1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十堰市博物馆参观与学习。
    实践队员进入十堰与水展厅一眼看见十堰的水系图。图文中写道:十堰位于鄂西北边陲,北枕秦岭,南倚巴山,中贯汉水,怀抱武当。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全长  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汉水在十堰境内长217公里,以汉水干流和左岸来会的金钱河、滔河、丹江及右岸来会的堵河、南河等较大支流为骨干,汇集了崇山峻岭的2489多条河流,组成了十堰水系。

    十堰的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历史悠久。古代汉江有三大水利工程:古代堰渠,潵澥堰和千工堰。其中千工堰是明代洪武(1368—1398)初年,郧西县城西北修筑了千工堰,全长7公里,拦蓄天河水灌田千余亩。九任知县监督民修,至今仍发挥灌溉效益。在现代汉江也有一个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旨在将长江、汉江、黄河等水源地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建设,历时十几年,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和打建中。
    实践队员深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南水北调开工文件。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最终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京津冀豫人民昌盛、社会繁荣,十堰人民将坚守中线水源区的澄洁清明,世代接续,团结一心,奋斗前行。历史也在不断昭示青年们:水让十堰蓬勃发展,十堰让水清波永存。
                                                                                                                                                                                                                              (编辑人:李傲)





















 
时间:2023-07-07 作者:李傲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关注:
  • 访问圣水茶场,体悟茶道精髓
  • 访问圣水茶场,体悟茶道精髓
  • 中国茶道文化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
  • 07-07
  • 走进十堰博物馆,研学十堰与水
  • 走进十堰博物馆,研学十堰与水
  • 一直以来,“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市引以为傲的三张世界级亮丽名片。其中十堰与水有很渊博的历史,为了进一步了解十堰与水的渊源
  • 07-07
  • “医药”三下乡 健康有保障
  • 筑牢民族团结  共促乡村振兴
  • 一师美院三下乡:牵手向未来——2023浏阳-蒲公英行动美育夏令
  •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游览古街,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及保护情况
  •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保护古建筑遗产,保障古文化传承。
  •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保护古建筑遗产,保障古文化传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