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牢记国家安全 践行教育强国——国安育梦队国家安全专项活动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以历史文化为纽带,筑牢全民安全防线
2025年,一支以“文化传承与国家安全”为主线的调研团队(国安育梦队),深入山东、陕西两省六处历史文化场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专项调研,并在济南、西安多所中小学进行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挖掘历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国家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新路径。近日,《国家安全专项活动调研报告》正式发布,系统梳理实践经验,为深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历史场馆:国家安全教育的“活教材”
调研团队以“实地走访+案例研究”形式,在历史文化场馆中挖掘国家安全教育的多维内涵。在济南解放阁,斑驳的弹痕墙与攻城路线图重现了1948年济南战役的壮烈场景,揭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根本”的历史启示;山东博物馆的“亚丑”钺和银雀山汉简,展现古代军事制度与国防智慧,印证“文明传承力是国家安全的深层免疫力”。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书法碑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百万件文物,则从文化主权、意识形态安全等角度,诠释文化遗产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在济南九顶塔中华民族欢乐园,团队通过体验民族歌舞、手工艺制作,感受“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民族团结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更是抵御分裂势力的精神长城。”一位团队成员在调研日志中写道。
校园实践:分层教学激发青少年使命感
针对不同学龄段特点,团队设计差异化教育方案。在高中课堂,通过“济南战役”等历史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硬实力与政治软实力的辩证关系;开发的“国家安全知识大挑战”互动游戏,吸引96%的学生主动参与,小组研讨中涌现出“从《孙子兵法》看现代网络战”等创新观点。
面对小学生,团队以“抵御网络小怪兽”“守护生物安全”等卡通化比喻启蒙价值观。西安某小学宣讲现场,孩子们在“安全卫士贴贴乐”游戏中,争先恐后分享“不泄露家庭信息”“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等生活化安全准则。问卷调查显示,82%的低龄学生通过活动建立起基础安全认知。
数据透视:认知与实践的“温差”与突破
项目组收集的62份有效问卷显示:受访者(96.15%为18-30岁学生)对国家安全核心领域认知较全面,100%认可政治、国土、经济安全重要性。但深度学习意愿不足——仅19.23%经常主动学习相关法律,53.85%对《国家安全法》仅停留在“略知”层面。
值得关注的是,96.15%的受访者愿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立即举报”,80.77%希望参与志愿活动。“这反映青年一代责任意识强烈,但需搭建更便捷的实践平台。”项目负责人指出。
挑战与破局:构建全民参与的安全教育生态
调研同时揭示三大瓶颈:部分场馆教育资源碎片化,缺少主题化展陈设计;低龄儿童教具开发不足;短期活动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对此,报告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打造主题研学路线:联合文旅部门设计“国家安全教育参观动线”,如在西安博物院串联小雁塔抗震智慧展与明代海防图数字展厅,配套AR技术还原历史安全事件。
开发全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安全守护星”绘本、动画启蒙;中学阶段引入“文明安全力指数”测评模型,引导思辨能力。
数字化赋能教育:建设“云上国家安全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文物安全溯源,开发VR民族村寨沉浸式体验课程。
筑牢安全基石,共绘教育强国蓝图
此次调研证明,以历史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的教育模式,能有效激发青少年价值认同。当孩子们抚摸解放阁弹痕墙时,当高中生从《孙膑兵法》推演现代国防战略时,国家安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可触摸、可思辨的精神基因。
未来,需进一步凝聚政府、学校、场馆三方合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常态化教育机制。正如报告结语所言:“国家安全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既扎根五千年文明厚土,又绽放于每个公民的日常践行之中。唯有如此,方能筑就坚不可摧的教育强国安全基石。”
 
作者:刘子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能行万里探企校,化梦逐光正当时
  • 能行万里探企校,化梦逐光正当时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化韵新程·京能领航”实践团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指导,致力于推动能源化工的共同发展,创
  • 03-0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