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8月14日期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基地(以下简称广州市住建局)实践团成员分别在广州市住建局前期工作处、广州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践学习。成员们在各单位的联络员老师引导下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最终以课题成果汇报会的顺利举行圆满结束了此次活动。
1.活动回顾

图1-实践团成员参观机场扩建安置项目
实践基地为成员们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成员们全方位感受广州的城市魅力与民生温度。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系统地了解广州的城市发展脉络、文化底蕴以及未来规划;深入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安置项目,见证国家重点工程背后承载的安居民生重任;旁听广州市住建局局长关于城市更新的讲座,思考如何以新空间新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探访了泮塘五约社区的老城新居微改造项目,感受人居环境提升中的本土文化传承。
图2-实践团成员在泮塘五约社区调研老城新居微改造项目
在经历了多次调研讨论、数据收集、政策梳理和案例分析后,实践团成员们顺利完成了各自的课题项目,并于8月12日向广州市住建局领导和指导老师等进行了详细的成果汇报。会后各领导对实践团的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励大家继续努力,深耕专业知识,贡献青春力量,也为本次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3-广州市住建局社会实践总结暨成果汇报会现场
2.成员实践心得 李明羲同学在广州住建局的前期工作处开展学习实践,基于对中大布匹市场的产业调研,研究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于此次实践,她感触颇深。她说,在学校里,她们更关注理论的创新和推进,而此次实践使她切身见识了城市的实际运作和管理方法。每一条产业政策背后都是大量的思考、实践与经验,需要不断的反馈和修正,从而权衡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在广州机场建投公司进行实践的苏明伟同学深入调研了广州白云机场三期安置区项目,研究CMC模块化建筑技术在实际大型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效果和潜在价值。在与企业技术团队的合作中,他学到了问题分析和实际应用中的宝贵经验,对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有所启迪。
李琰和罗杰在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践。李琰同学参与了广州市地方标准《老旧小区改造技术规范》编制研究。为了探索如何让老旧社区焕发新生,他所在的小组走访了近20个典型小区,包含5个儿童友好社区优秀实例。这让他深刻体悟到加强老旧小区“一老一小”等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进程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技术标准背后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罗杰同学参与了花都区新华路水泥厂自主更新试点项目的调研,旁听了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工作指引的编制会议和自主更新经验交流会等,从政府单位和规划机构的视角了解自主更新的实施全流程和各条例意涵。这些经历帮助她拓展了理论学习之外的视野,使她有机会将科研兴趣与实践工作结合,以学识推动实践,以实践助力成长。

图4-广州市住建局社会实践汇报结束后合影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亲眼见证了城市建设的复杂与精细。从规划蓝图到工程实施,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管理上,城市管理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合作的复杂系统,从立项、申报审批、规划、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配合。在技术上,进入新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后,住建领域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城市管理建设的发展。在政策上,各种政策和法规是指导城市管理建设的重要依据,不仅规范了建设行为,还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成员们将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步伐,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以“匠心”意识雕琢细节,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将“求是”精神贯穿于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浙大人的风采,为构建更加宜居、和谐的城市环境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