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迁引发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从而导致大量的儿童和老人被留在农村,衍生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议题。在此背景下,来自广州新华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下文统称为“实践队”),为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开展,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和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践队聚焦弱势群体,以“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者精神”为主题,于7月23日至7月30日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开展一系列以爱心关怀弱势群体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美好的7月,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属于他们的佛冈筑梦之旅。
7月23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佛冈县后,实践队迅速与当地志愿者协会紧密对接,进一步探讨在佛冈县文化馆开展的爱心课堂活动准备工作,为后续爱心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7月23日下午,实践队在佛冈县文化馆开展了主题为“急救科普”的爱心课堂,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演练及案例分析,向当地儿童传授了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旨在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与互助意识,让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能保护自己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人。
7月24日下午,实践队从介绍男女生身体隐私部位、性侵犯的定义、防范性侵的具体措施和分析遇到不同情景如何求救等方面来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教育他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护自己,守护纯真与安全,让儿童安全意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7月25日和26日上午,实践队在石角镇人民公园为当地老人提供了血压测量、血糖检测、艾灸治疗等义诊服务。实践队成员利用专业医疗设备,结合问卷调查与健康咨询,深入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一系列关怀举措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健康意识,也彰显了实践队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重。
7月25日和26日下午,实践队在佛冈县文化馆分别开展了以“防拐防骗”与“阅读启航”为主题的爱心课堂。“防拐防骗”课堂的开展增强了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了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阅读启航”的课堂不仅提高了儿童的阅读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儿童的综合素养提升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为爱心课堂的儿童上课 魏煊霓供图

图为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摆摊义诊 魏煊霓供图
7月27日至29日,实践队分别深入佛冈县高镇村、上新村和三莲村进行三下乡活动。上午,队伍兵分两路,一队负责在村委会进行义诊,一队负责走访入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关怀和慰问。下午,实践队带领当地儿童一起学习并进行童趣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最基本的社会温暖与人文关怀。

图为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为村民测血糖 陈昱彤供图

图为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与村内留守儿童合影 王泽如供图
7月30日,实践队与三莲村村委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中得到了本次活动的反馈与建议,村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意义很大,希望可以多进行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给更多的老人和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同时实践队对“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实践队的佛冈之行,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专业的服务与帮助,更在儿童和老人心中播种下健康知识的种子。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者精神”的主题。
也许以后佛冈县的人们将不记得有这么一支社会实践队伍来过此处,但我相信这支队伍身上飘扬的青春之风再次吹向佛冈之时,佛冈人民将唤醒那份属于携爱乡行社会实践队的独家记忆。而携爱乡行实践队也将带着这份宝贵的三下乡经历,继续前行,以新时代的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专业新篇章,为构建健康、和谐、繁荣的乡村社会贡献专业力量,让乡村振兴的愿景在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