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生态大棚中觉醒:农业的未来在于绿色科技的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4-07-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生于民,将来也必将真诚地服务于民。经历了今天的社会实践,短短的一天如同一滴水,无声地融入大海,但对我们而言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这段旅程中我们经历了快乐和辛酸,收获了成长和付出,我们没有怨言,只有无怨无悔的自豪。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快乐,我们享受,我们付出了别人无法付出的努力,也收获了别人得不到的体验。

  今天是2024年7月21号,是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二天。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有机液体肥储藏罐,我们了解到基地的肥料都是利用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粪便等发酵而成,为实现旱厕粪污和蔬菜秸秆的无害消化利用,起南村投入480万元,注册成立桓台县洁万家旱厕清洁有限公司,历经五年时间建设了旱厕粪污与蔬菜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与起凤镇政府签订了旱厕粪污清运处理合同,将全镇1.8万余户、6.1万余人的旱厕粪污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同秸秆共同发酵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的形式用于农田灌溉。在项目利用过程中,粪污和秸秆经发酵池混合发酵形成沼液,沼液通过地下管线输送至沼液储存池,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后,再经扬水站输送至农田灌溉管道口,最后通过大型绞盘式喷灌机施入农田,不仅实现了旱厕粪污和大棚蔬菜秸秆的无害处理,还节省了化肥用量,从而实现的生态坏境的改善。

  图一为起南村有机肥发酵池标准园项目

  然后我们一行人一起去起南村当地的大棚进行走访调研。在参观大棚的时候,棚主带领我们参观了大棚的基本构造,并为我们讲解了搭棚的构造原理。与此同时,棚主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种植青椒的原因,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青椒的藤曼逐渐长高而采用让它纵向生长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不适宜的温度青椒的生长情况,以及在工作中遇到家人的不理解的辛苦与不易。通过棚主的讲解,我们还了解到该大棚内的施、撒药以及棚布的卷放都是采用的自动化的方式,精准控量、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肥,以确保肥料发挥正常的作用。

  图二为团队成员参观大棚的场景

  图三为团队成员与负责人合影留念

  俗语说:“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作为当代大学生,融入生活,了解农村、感受社会,与社会相融,是成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由之路。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感受了社会,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激发 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调整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参加这次活动,也许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到这样的成长和收获。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作者:陈奕龙 来源: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
  • 学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
  • 合肥工业大学繁星之艺支教团|放飞青春的梦想,用支教回报祖国
  • 湖工商“三农伴旅队”暑期三下乡感悟心得
  • 【助力乡村金融,普及教育发展】
  • 【助力乡村金融,普及教育发展】
  • 7月10日-7月20日,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创新普惠农村—裕农实践团来到了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乡村金融宣传教育活动。
  • 07-24
  • 滁州学子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