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支教,青绿同‘帆’”——“2024年七彩假期寒假支教活动”的心得
“‘云’梦支教,青绿同‘帆’”——“2024年七彩假期寒假支教活动”的心得
□罗宇恒(城市与环境学院2304班)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因为它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而线上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产物,更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场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古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我初次参与线上支教的情景。我原以为,线上支教只是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教学,帮助他们拓宽知识视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线上支教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所搭建的,是一个跨越地域、时间、文化的教育平台,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都能得到滋养。
支教活动开始前,我们云帆实践队为了更好地迎接小朋友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通过线上会议,商讨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材料,队员之间积极进行问题交流,相互帮助,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是线上支教,我们一开始便遭遇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确保通知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由于此次活动采取线上形式,我们无法像传统支教那样面对面与学生和家长沟通,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我们尝试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渠道进行通知,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家长和学生反映对先上网课这件事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一些家长对我们持有怀疑的态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意识到单纯的通知并不足以消除家长的疑虑,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与他们沟通,让家长们信任我们,并愿意配合我们的支教工作。我们由衷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支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查缺补漏,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定。
记得支教的第一天,我带着激动且忐忑的心情打开了网课支教的会议,给同学们做着自我介绍。在得到同学们的回应时,我的内心是激昂澎湃的。我想这就是感染每位教师,坚定每位教师心中教育信仰的那一刻。只有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才能促进一场教学相长的旅程。在第一堂课上,我拿了一套语文卷子与他们一起探讨,我仔细询问他们哪些是他们丢分较多的题型,然后从改写句子讲起。我认为,教学不能单单是老师一人的“表演”,学生的参与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是线上课程,不能保证学生认真程度,我让他们开麦与我探讨,轮流答题,让大家说说各自的看法。他们能积极地与回应我,这让第一天上课的我很是高兴。
在支教期间,我时常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在支教中的不足和问题,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们。
在平时的课堂上,有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播放与讲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或照片。每天早晨上课前,讲解上次布置的习题,然后给他们描述当天的课堂内容安排,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在家长与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支教活动慢慢落下了帷幕。
回顾整个过程,我掌握了更多的授课方法,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我也慢慢地更有自信,更坚定地传授着知识。看着他们,我透过时光,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是啊,时光是个圆圈,不停地流转着,让我们在时光的另一个端点,和过去重逢,和未来遇见。我想,这应该就是教育的意义吧,薪火相传,代代相传,透过他们的眼睛,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那些被封存的、独属于我们的珍贵特质,我希望我可以成为芸芸众生里的那一部分人,去发现和探索阳光未曾踏足的地方,走一条充满真理和热爱的路。
在这短短的十五天线上支教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和挑战。这次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它给我带来的感悟却无比深刻。
最后,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支教的机会,感谢给我出谋划策的老师,感谢支持我、理解我、给我自信的学生们,如果没有你们,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我也不会有机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为有你们,我才能一路前行,毫不畏惧。
作者:罗宇恒 来源: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消防安全记心间
- 火,既是人类的文明之光,同时,一旦失去控制,也可成为吞噬一切的猛兽。
-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