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3-09-1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准确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家国天下行实践队前往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结合实践成果开展社区宣讲活动,在社区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
 访九院旧址,悟两弹精神 
  中国两弹城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60年代后期,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等杰出科学家及张爱萍、李觉等将军都在此留下了足迹。
  在中国两弹城,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两弹历程馆、将军楼、邓稼先故居等旧址,学习了解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王淦昌等人的事迹,深刻领悟了先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伟大精神,在邓稼先先生的塑像前,实践队的同学特地献上了鲜花以示缅怀和敬仰,并立志以先辈们为榜样,继续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两弹历程馆 通讯员 吴烨彬 供图
访发射中心,传航天之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凉山州,是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曾发射过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嫦娥一号。
  在发射中心,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卫星发射塔以及嫦娥工程展厅,展厅中陈列的嫦娥一号整流罩、火箭发动机等模型,让实践队员们近距离地回顾和感受了中国航天人开拓进取、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
  目前,探月工程、火星探测正在稳步推进,载人航天也进入空间站时代,卫星发射中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航天人的追梦之旅中,哈工大人不负重托,助力中国航天闪耀苍穹。作为哈工大学子,实践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领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合影 通讯员 赵春森 供图
访核动力院,探核能之妙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一个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等7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的“堆谷”。
  在核动力院,实践队队员与企业工作人员展开座谈并深入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我国核事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座谈交流,队员们深感核事业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核动力院工作人员座谈 通讯员 赵春森 供图
讲两弹故事,传信仰火炬
  为了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号召,实践队队员来到居民社区,开展“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讲述“两弹一星”故事,传承先辈爱国情怀。
  在威海市祈顶山社区和欧乐坊社区,实践队队员向社区居民和小朋友介绍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从无到有,破茧而出并最终完成蝶变的过程,深刻阐述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意义和其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同时,实践队成员们还带领社区的小朋友一起还原蘑菇云拼图、拼接华龙一号乐高模型,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感受我国核事业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主题宣讲 通讯员 赵春森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拼图 通讯员 赵春森 供图
  在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通过参观两弹城和卫星发射中心,实践队队员们被先辈们的事迹感动,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走访核能以及航天的相关企业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了我国核事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决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队员们将传承先辈们的精神火炬,秉承爱国奉献的初心,在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事业中书写青春华章。



 
作者:马子栋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家国天下行实践队
  •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 为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准确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家国天下行实践队前往四川
  • 09-18
  • 挥洒青春汗水,彰显青年担当
  • 为助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09-18
  • 中石大南杉豫见石光支教队顺利完成暑期支教
  • “推普下乡振兴”队“推普载振兴希望 电商兴农业新风”暑假
  • 南泰学子三下乡:奋楫舟行,昂扬现代化征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