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弘法沧澜队”举办的“普法活动”在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顺利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培养良好的法治观念。活动通过前往当地幼儿园、医院和村庄,分别向小孩子、医生和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取得了圆满成功。
姜屯镇位于滕州市西郊地带,此地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它见证了无数时代的更迭和演变,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古城。古被称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承载了千年礼法教化的姜屯镇,法治氛围浓厚,当地人民对法律可接受能力强,更易于我们开展普法活动。经过实地调查后,我们发现虽然当地政府重视普法教育,部分地区位置较远,消息较为闭塞,导致普法工作未能全面深入。此外,普法教育力量不足,工作人员普法方式较单一也是其中重要问题。因此,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纵观近年的社会新闻,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未成年人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由于乡村地区文化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短缺,学校组织开展普法类活动比较少,部分教师和家长没有对学生加以引导,恶性循环的校园不和谐事件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很容易给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利的身心影响,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冲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从而酿成不良结果。因此,我们首先去到姜屯镇小学中,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普法宣讲活动。我们一方面把着重点放在孩子对于法律的启蒙上面,帮助其树立规则意识。普及的主要是一些法律小常识,如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管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市容整洁等等。另一方面,向孩子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并针对“校园霸凌”行为及后果、网络诈骗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演练等方式,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外,近些年由于受传统“以疾病为中心”医疗观念的影响,医务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问题,更多地注重诊疗过程中的知识与技术,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为了更好实现乡镇医院的健康发展,团队前往鲍沟镇医院,为医生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医疗纠纷法律知识的培训。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讲座、设立宣传栏目或展板、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等。在讲座中,队员们针对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解读,让员工和患者了解自己在医疗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在宣传栏目或展板上可以发布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知识和实用资料;发放宣传资料则可以让员工和患者随时获取相关信息。乡镇医院普法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增加居民对医院的信任度。同时,也能够提高乡镇医院员工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为乡镇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考虑到乡镇地区长期以来受到“重人治,轻法治”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等原因,使得农民对于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热情度较低,乡村地区普法工作难以开展。团队决定与村民开展了一场以法律常识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讲解法律权益、合同法和劳动法等内容,帮助村民了解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表示将积极宣传普法知识,共同营造法治社会。
此次“普法活动”不仅深入基层,还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中,宣传团队精心策划了多种互动形式,结合具体案例,使法律知识的普及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活动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宣传手段,通过动画视频、宣传册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宣传效果。
同时,此次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助力普法事业的推进。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普法精神,为打造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加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动了全社会的文明建设和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