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育环材桃谷清源”实践团赴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开展“青护生态”社会实践,以扎实的专业行动驻村开展实地调研、政策咨询、文化宣传、环境治理等活动,在乡村大地上书写绿色发展的环境人答卷。

实践团成员合照
期间,成员们深入坑塘河道、林地土壤开展土壤与水质采样,对污染区域多项指标进行系统监测,包括水质指标(COD、氨氮、总磷)、土壤指标(重金属、电导率、挥发物)等,将校内课本知识运用到校外试验田中,依托数据精准定位污染源头,并结合文献检索、走访调研、座谈商讨明确治理方向,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和林地种植作物建议。

实践团成员进行样本检测与数据分析
同时,成员们积极搭建多元化的生态理念传播矩阵,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讲、设计宣传页科普污染防控、设计墙体彩绘将绿色理念融入公共空间等,推动理念的切实落地;推出环境小课堂系列科普视频——《脏水闯关记》《一颗桃树的价值》等,让绿色发展从口号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传递生态文明价值。

实践团成员开展垃圾分类及水土污染科普宣讲
在两年的持续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发挥环境专业优势,对乡村环境进行“监测-诊断-治理-回访”,不断沉下来、钻进去,深刻领悟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科技服务的关键作用。在扎根乡土的持续服务中,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知农-务农-助农-兴农-融农”的品牌活动,并通过多样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关注到乡村的发展内生活力。

实践团“化工青年说”宣传片及共建长期合作基地成果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用知识助力生态治理,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崭新篇章,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