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学子深入基层:探寻农业科技对“天府粮仓”建设影响
【作者:周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成果对“天府粮仓”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火相传团队于暑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中国大地为课堂,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推广等主题,通过实地调研、科普宣讲等形式,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深入四川多个乡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一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队员们看到了整齐规划的田块、完善的灌溉设施以及智能化的农事监测设备。通过与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户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土地的平整度和灌溉效率大幅提升,农作物产量也显著提高。一位种植户感慨地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这些高标准农田设施,不仅省时省力,收成也更有保障了。”
【图为团队下乡调研】
在智慧农业推广方面,团队重点调研了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成都市郫都区的一家智慧农场,队员们参观了自动化的温室大棚,这里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同时,无人机也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监测和农药喷洒,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团队成员还现场学习了无人机的操作技巧,并协助农户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农田巡查。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信”火相传团队共发放调研问卷500余份,覆盖四川多个市州的乡村。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总结,团队形成了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动“天府粮仓”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团队负责人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川农学子,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信”火相传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成员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坚定了投身农业科技事业的决心,以青春力量助力“天府粮仓”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