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逐梦东林”团队的小水滴公益课堂于2025年7月17日至20日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课程。该公益课堂已连续开展9年,始终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政策导向,为培育具备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7月17日,本次的小水滴公益课堂举行开营仪式,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侯利军、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李晨老师及栾晓欣老师分别发表讲话,栾晓欣老师还介绍了课程基本情况及过往获得的荣誉,让参与的小朋友及家长对公益课堂有了全面了解。仪式议程圆满完成后,首期课程《隐形的神秘世界》随即启动。本次课程由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担纲授课,通过趣味的微生物学知识讲授和微生物培养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直观认知微生物,并深刻理解规范手部清洁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切实将科学卫生理念融入基础教育实践。
7月18日,《光的神奇之旅》和《奇妙的声音世界》两门课程聚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上,团队同学引导小朋友亲手制造彩虹、制作简易土电话,围绕光的色彩、声音的传播等原理进行讲解,引导小朋友观察并发现生活中与光、声音相关的现象,进而对其背后的科学逻辑展开深入思考。
7月19日的课程聚焦生命奥秘。在《指纹的秘密》课程中,团队同学系统地讲解指纹分类知识,并指导小朋友们通过实验完成指纹提取操作;《神奇的生命密码DNA》课程则联合NEFU-China的iGEM团队,以严谨的科学逻辑阐释蛋白质与DNA的生物学原理,深入浅出地介绍蛋白质和DNA知识,还带领小朋友成功提取香蕉的DNA,从微观层面为小朋友揭开生命密码的神秘面纱。
7月20日上午,《看不见的魔法》课程对静电现象进行阐释,帮助小朋友建立对身边常见静电现象的科学认知。当日,东北林业大学朋辈心理互助中心参与活动,策划亲子游戏互动体验课,设置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环节;并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保护网联盟共同开展临场研学活动,带领小朋友学习植物知识,了解生态保护内容。
此次小水滴公益课堂通过四天的课程,为参与的小朋友普及了多领域科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体验。这一持续9年的公益项目,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