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赓续红色血脉·探寻文化足迹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孔繁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7月,长安大学赴天津“赓续红色血脉·探寻文化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天津展开社会实践,参观革命纪念馆,感悟津沽文化。
                                                                                                                       红色铸魂路丹心继往行
       实践队员走进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天津市烈士陵园,在红色印记中回望峥嵘,于精神洗礼中筑牢信仰。​周邓纪念馆内,泛黄书信、简朴实物诉说家国情怀。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让队员望见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平津战役纪念馆里,锈迹枪炮、泛黄战报还原烽火时刻。从战略抉择到冲锋无畏,队员们感悟“敢打必胜”的信念,体会“人民至上”的分量;天津市烈士陵园中,苍松翠柏守护忠魂英名。墓碑上的名字、史料里的壮举,定格着舍生取义的瞬间。队员在默哀中致敬先烈,于追思中传承风骨。
                                                                                                                      津门寻古韵文脉润初心
       实践队员探访文化地标,于古今交织中触摸城市灵魂,在精神浸润中汲取力量。​杨柳青古镇里,青砖灰瓦流淌千年文脉。年画非遗、古街民俗,队员读懂民间艺术的生生不息,见证传统文化的当代新生;五大道廉润中心内,廉洁故事直抵人心。史料案例勾勒清风图谱,队员在对比中悟“清廉”重量,于沉思中明“慎独”真谛,廉洁种子扎根心底;张园与静园间,斑驳砖墙镌刻时代记忆。实物见证与先辈事迹,还原风雨岁月,传递不渝信仰。
                                                                                                                       铁建尘间叩,土木理中融
       实践队赴中国铁建项目调研,于多维场景中深化土木认知:在企业陈展处,从“铁三师”到中铁建大桥局的沿革里,触摸行业发展与专业传承的脉络;在楼盘设计区,借三维模型的社区布局、采光效果,衔接建筑规划理论与实际项目的关联;在施工现场,通过察看施工环节、请教技术细节,打通课堂施工规范与实景操作的壁垒;在交流会上,凭项目经理对成本控制、绿色技术的解析,明晰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的实践逻辑。步步深入间,专业认知愈发立体,专业自信愈发明晰。
        此次天津之行,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旅,也是文化根脉的探寻之旅,更是专业认知的深耕之旅。红色革命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前者承载着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朽的革命精神,后者则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深邃智慧与崇高精神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文化传承与红色基因的赓续至关重要。我们须充分依托天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文化禀赋,切实加强对它们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性的保护、深化研究和创新性利用,使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从周邓纪念馆的初心印记到烈士陵园的忠魂守望,红色火种已在心中燎原,让青年懂得以信仰锚定前行方向;从杨柳青古镇的年画古韵到五大道的清风故事,文化养分正悄然浸润,让学子学会以文脉涵养精神品格;从铁建项目的工地实景到BIM技术的实践应用,学科认知渐次清晰,让土木人明晰以专业之力筑梦时代的路径。三者交织间,实践队既筑牢了精神之基,也找准了奋斗坐标,更将以青春之力续红色血脉、传文化薪火、建时代之功。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