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马甲遇见滚烫人间
“冀以至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我在合肥南站的出发厅与到达厅之间穿梭,第一次触摸到志愿服务的生命肌理。
清晨七点半,阳光洒在集结的队伍里。老师们精神抖擞,着装整齐,用饱满的热情驱散了我最后的困意。岗前会上,他们细心讲解志愿服务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强调手势规范,提醒我们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南站志愿服务的形象。在随后的几天里,老师们更是用行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志愿服务是庄重的承诺而不是随意的游戏。
但真正让红马甲浸透生命分量的,当属那场惊心动魄的护送:午后,阳光在钢化玻璃幕墙上折射出白炽的箭簇,一位术后虚弱的奶奶与儿子因异地就诊未备轮椅,在停止检票前十二分钟焦灼求助。我将男子指引至服务台询问轮椅事宜,等待须臾未见折返,老人额角已沁出细密冷汗,我便先搀扶老人向前蹒跚移步。这时,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如及时雨般出现。我们一路狂奔,过安检时散落的行李在传送带上撞出凌乱鼓点,狂奔扬起的衣摆掠过午后滚烫的气流,站台此起彼伏的"快跟上"与对讲机电流声在耳道里擦出蓝紫色的火花。终于——在车门关闭前六十秒将老人平安送达。凝望列车载着老人没入地平线,列车员那句"速度还有待加强啊"的调侃里,让我深刻读懂了何为生命的托付……
在出发厅,每一次俯身协助旅客扫描闸机,每一次引导特殊人群走向人工通道,每一次指尖轻点帮助完成电子身份证明,当焦虑的眉宇在我眼前舒展成笑意,当生硬的方言化作温热的道谢,都能让我触摸到奉献真实的形状。转至到达厅,这里的故事永远缀满露水:见证白发老人颤抖着接住飞奔的孙儿,指引迷途旅人穿越错综的出口,用千百声"您好"叩开迷惘的眼神。那些蓄满泪光的拥抱,那些回望时挥动的手臂,都在诉说着相遇的深意。志愿服务的年轮里,总有不期而遇的微光闪烁如星。荧光虽微,愿为其芒。
从“出发”到“到达”,于无数游子而言,是从昨日的疲惫中抽离,踏入今日休憩的港湾;于万千旅人来说,则是从当下的站台,奔向明天憧憬的远方。于我来讲,这更是我在志愿服务之旅中,从浅薄的认知迈向深刻体悟的关键一步。感恩老师们以言传身教为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谢忱同学们用互帮互助作暖光,温暖我探索的旅程。一路上,我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正是这些过客,为我上了生动的社会实践一课,让我领悟奉献真谛、扛起担当大旗。我们彼此扶持、相互成就,这些珍贵瞬间,已化作补益山海的尘雾微光,汇成我在合肥南站志愿服务的岁月里,最难忘的回忆
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