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航空薪火耀长空 红色基因永传承|郑州航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航空薪火”实践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6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空强国、构建民航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2025年7月12日至15日,郑州航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航空薪火”实践团,满怀航空学子的赤诚与抱负,踏上了一段追寻历史、感悟精神、砥砺初心的旅程。他们奔赴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中国民航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三大航空精神殿堂,开展了主题为“红色基因铸魂、航空精神赋能”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该实践团创新形式,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三个场馆均拍摄制作了主题鲜明的红色微课,并特别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进行了沉浸式VR视频拍摄,力图以青春视角和新颖载体,立体化呈现航空事业的辉煌历程与不朽精神。此外,实践团成员对青年工作者、大学生、游客群众等进行了访谈调研,生成访谈记录册和调查报告,以期能够知晓“航空报国”精神传承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深入河南省各地区,化身“航空科普员”进行宣讲,传承航空精神,砥砺强国之志。

第一站: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破译《银翼赤心:藏在机翼里的国家密码》

2025年7月13日,清晨的阳光洒落,“航空薪火”实践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了承载着新中国航空事业壮阔史诗的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

进入馆中,巨大的玻璃幕墙仿佛连接天际,“忠诚奉献、逐梦蓝天”八个大字瞬间点燃了每一位成员的激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如同翻阅一部厚重的史书,系统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从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追赶超越的光辉历程。馆内展陈丰富而震撼:从精密复制的“歼”系列、“运”系列、“直”系列、“翼龙”系列等大国重器模型,到承载着岁月痕迹的零部件实物;从记录着艰辛创业的泛黄老照片,到展示当代辉煌成就的巨幅影像资料。每一步都勾勒出航空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私与坚韧。

最让团员们心灵深受洗礼的,是那面熠熠生辉的“英模墙”。罗阳呕心沥血、以身殉职的壮烈,顾诵芬一生求索、矢志创新的执着,孙聪等无数航空英才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他们的名字与事迹,正是“国之重器,以命铸之”的生动注解!团员们长久伫立,肃然起敬。

在这一站的核心实践环节,实践团精心策划并拍摄了主题微课 《银翼赤心:藏在机翼里的国家密码》。微课镜头紧紧跟随英模足迹,聚焦那些看似冰冷的飞机残骸、泛黄的图纸、朴素的工具,解读其中蕴藏的忠诚密码、奉献密码、创新密码与担当密码。微课不仅讲述技术发展的故事,更着力揭示支撑这伟大事业背后的精神内核——那份融入血脉的忠诚与赤子之心。此外实践团运用了全景VR拍摄技术。他们将镜头对准“英模墙”、珍贵的初代机模型、记录关键历史时刻的影像等核心元素,录制了沉浸式航空主题VR纪录片《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观众通过VR设备,可以“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的厚重氛围,仿佛穿越时空,与英雄人物隔空对话,深刻体会“忠诚奉献”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厅铭刻的谆谆嘱托——“加快建设航空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通过VR镜头显得格外震撼,成为这部纪录片最庄严的主题注脚。

第二站:中国民航博物馆——谱写《翼展民航路:人民航空的初心答卷》

7月14日,郑州航院“航空薪火”实践团抵达本次行程的第二站——中国民航博物馆。这里记录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诞生、成长与腾飞,承载着“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馆内,1949年“两航起义”通电宣言红得如炬,泛黄的名册和文件诉说着爱国志士冲破重重阻隔、毅然驾机北归的惊天壮举。这场伟大的起义,奠定了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基石。实践团的目光随后被那些凝结着智慧与创新的展品所吸引:国产大飞机C919等系列模型昂首矗立,先进的空管系统示意图描绘着天路的繁忙,智能机场沙盘则铺开了未来智慧民航的宏伟蓝图。

移步室外停机坪,历史的呼吸触手可及。那架沐浴在阳光下的伊尔-14专机,正是毛泽东主席曾经的“空中座驾”。当实践团成员凝视舱壁上“确保飞行安全”的批示真迹时,仿佛能感受到领袖的风范与历史的沉重托付。展廊尽头,光影巧妙流转,勾勒出从里-2运输机到C919大型客机的机身轮廓演变,生动演绎了中国民航七十余载“从航线开拓到智慧领航”的峥嵘岁月与辉煌成就。

实践团在这一站创作了红色微课 《翼展民航路:人民航空的初心答卷》。成员们转换角色,化身讲解员,将录制现场直接设置在极具历史象征意义的毛主席专机客舱内。镜头在泛黄的起义文件与现代化的智能沙盘之间切换,在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交汇处,对比讲述中国民航从蹒跚学步到翱翔寰宇的自主创新之路。微课的核心在于诠释那份贯穿始终的初心——从“两航起义”的爱国热忱,到专机上“确保安全”的郑重批示,再到C919腾空而起展现的综合国力和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誓言,在实践团成员的讲述和馆藏的印证下,化作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这一课的实物感与故事性,为后续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素材。

第三站:中国航空博物馆——淬炼《蓝天忠魂:铁翼丹心铸长空》

7月15日,追寻的终点亦是精神力量的制高点。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昌平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这里是共和国空军荣耀与牺牲的庄严圣殿。

宏伟的洞库展厅、壮观的露天展区,尤其是那座象征不屈精神的英烈纪念墙,共同构成了这座国家级军事博物馆的雄浑气魄。蓝天之下,百余架功勋战鹰静卧,每一道战机的身影都仿佛在诉说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步入主展馆,一架弹痕累累的功勋战机瞬间将成员们拉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讲解员饱含深情的叙述,带领实践团穿越历史长空: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米格走廊”的生死鏖战,奠定了年轻共和国的空中屏障;到国产先进战斗机歼-10横空出世,划破长空的英姿;从“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积劳成疾、将生命定格在舰载机试验现场的悲壮;到试飞英雄李中华在千钧一发之际,以七秒钟的极限操作挽救新型战机的惊天壮举……一代代航空军人用生命践行了那永恒的誓言:“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在这一站,露天展区成为了实践团开展 《蓝天忠魂:铁翼丹心铸长空》 红色微课的天然讲堂。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真实的战争痕迹和巍巍战鹰作为背景板。镜头记录下成员们在弹痕累累的战机前讲述空战历史,在英烈墙下剖析试飞英雄的无畏壮举。他们将褪色的飞行服、布满铆钉的蒙皮作为最打动人心的“实物教案”,把展品赋予的历史信息与情感力量通过镜头传递。这堂微课的核心在于“铁”与“丹”的融合——坚硬的铁翼承载着赤诚丹心,战斗精神中熔铸着最纯粹的忠诚与奉献。

四天三馆的沉浸式实践,对于每一位“航空薪火”实践团的成员而言,都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与信念的熔铸。那些泛黄的文件、冰冷的钢铁、斑驳的弹痕和闪亮的名字,无不诉说着“国之重器,以命铸之”的沉重分量。“作为新时代的航院青年,我们将赓续‘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薪火,刻苦锤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顽强品格!以所学为基,以创新为翼,让青春在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薪火再出发:云端传火,播种希望

本次实践的结束,是下一段重要使命的开始。近期,郑州航院学生社团联合会“航空薪火”实践团将带着本次实践拍摄制作的三部红色微课(《银翼赤心:藏在机翼里的国家密码》、《翼展民航路:人民航空的初心答卷》、《蓝天忠魂:铁翼丹心铸长空》)以及VR纪录片,深入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等地区进行宣讲。他们将化身小小的“红色播种机”和“航空科普员”,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心制作的视听素材,为中小学生讲述新中国航空工业和人民空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峥嵘岁月与辉煌成就。通过介绍中国航空事业的尖端成果与发展前景,激发青少年探索空天奥秘、崇尚科学精神的兴趣与热情,在他们心中点燃“逐梦蓝天”的梦想火炬。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