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赴济南聚焦残健共融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赴济南聚焦残健共融建设
  
       2025年6月28日-7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组织12名队员,在济南市开展了为期6天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仪路晨曦实践队以"残健共融·青春筑梦"为主题,通过场景体验、康复陪伴、科普宣教、人物专访、院校调研五种形式,深入探索特殊群体生存现状,助力社会包容环境建设,用青春力量践行社会责任。
  沉浸式体验黑暗世界,构筑理解残障群体的认知纽带。6月29日,实践队走进济南市光明体验馆,开展"黑暗中行走"主题体验活动。在600平方米的体验空间内,队员们在视障引导员带领下,依次体验了居家生活、公共交通、商超购物等12个模拟场景。在黑暗环境中,队员们仅能依靠听觉、触觉等感官辨别方向,深刻体会到视障人士的生存挑战。体验馆负责人王文婕表示:"反向体验旨在唤醒社会深层关注。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明确保障要求,但公众认知仍有不足,活动可促进政策落地,为视障群体创造友好环境。"引导员小旭分享了视网膜脱落致盲后的心路历程,从抑郁封闭到重归社会,他用亲身经历诠释了"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的生命力量。

  康复中心温情互动,共筑心灵无障碍桥梁。实践队先后前往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与山东伟众康复医疗中心,开展"童心共融"志愿服务,响应国家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要求。在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队员们设计"击鼓传花说超能力""彩珠串连梦想"等互动游戏,与28名听障儿童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孩子们佩戴的人工耳蜗上,卡通花朵装饰随动作轻晃,成为无声世界的灵动注脚。伟众康复医疗中心内,实践队与20名心理障碍儿童开展"小超人成长计划"。通过整理图书、自强模范分享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自我认同。中心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的陪伴让孩子们感受到平等的尊重,这种心灵互动比物质帮助更有意义。"

  科普课堂播种希望,点亮少年强国梦想。实践队走进卓雅幼儿园、百合幼教集团、佛山苑幼儿园3所幼教机构,为六百多名学生开展"航天筑梦·共融未来"科普课程,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下科技启蒙与素质教育融合要求。课程中,队员用饮料瓶、打气筒制作水火箭装置,承载孩子们签名的"火箭"升空时引发阵阵欢呼。通过动画演示、实物操作,生动讲解水火箭原理,激发宇宙探索兴趣。佛山苑幼儿园园长评价:"课程融合航天精神与无碍共融理念,契合国家教育方针,为孩子们播下家国情怀种子。"活动以趣味形式落实科技启蒙政策,助力幼儿科学素养与社会认知培育。

  人物专访与院校调研,探索助残扶弱长效路径。7月3日上午,实践队走访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与专业教师座谈。该校依国家“十四五”残疾人保障规划,设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帮助残障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国家有力的补助政策基本扫除了“因残致贫”的阴霾,然而,广泛缺失的无障碍设施仍是一道职场壁垒,反映出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仍有待加强。同日下午,实践队专访全国自强模范艾宪宝。这位双腿截肢的公益先锋,以经历诠释“生命至上、平等共享”理念,分享二十年基层服务事迹,提出“残障是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其事迹展现党员先锋作用,让实践队认识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必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以推进,以实际行动助力残疾人共同富裕。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形式践行社会责任,既深化了对特殊群体的认知,也为推动残障权益保障政策落地提供了青年视角。实践队表示,从黑暗体验到心灵共鸣,真正的无障碍不仅是设施完善,更是观念的革新。青年一代应成为残健共融的践行者,让每个生命都能平等绽放。
 
作者:“仪路晨曦”实践队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