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庐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暑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
青春热土绘就担当,实践脚步丈量初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号召下,2025年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庐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吉安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安塘苏维埃旧址、文天祥纪念馆等地,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爱国精神。
一、回溯苏维埃: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火种
7月3日,实践团奔赴吉安县安塘乡清江红色名村,在苏维埃政府旧址聆听革命岁月的回响。斑驳砖墙与珍贵文献间,周冕、曾山等先驱的革命轨迹清晰可循:播撒火种、领导暴动、政权建立……记载343名英烈的墙壁(最小仅16岁),周冕烈士的誓言,裴厚光“一门六烈士”的壮举,让成员们深受震撼。



二、安塘乡志愿站:紧跟时代科技,解码红色传承使命
在安塘乡志愿者服务站,实践团体验红色书吧沉浸式阅读、有声图书馆学习,从“童心讲解团”展示墙、老兵驿站故事里,见证红色基因借创新形式在新时代传承。


全体实践团成员站在旧址前合影,成员们决心将革命先辈精神融入血脉,以行动践行时代使命。

三、对话文天祥:感悟正气忠魂,厚植家国情怀
7月14日,实践团走进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开启与民族英雄跨越时空的对话。踏入馆内,从早年求学立志报国,到科举入仕宦海沉浮,再到抗元苦战、狱中赋诗,文天祥的一生在文物、文献与复原场景中铺陈开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让成员们深刻触摸到其坚定的民族气节。




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交流感悟,在历史的脉动中,领悟文天祥对国家与民族的无限忠诚。这份精神,激励着大家以青春之姿,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从安塘苏维埃旧址的革命热血,到文天祥纪念馆的正气忠魂,“红色庐陵”实践团的三下乡之旅,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信仰共鸣的精神洗礼。成员们深刻领悟爱国精神的厚重与传承使命的光荣,未来,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让庐陵红色基因、民族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