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测绘留存乡村古建风华 数字赋能助力地方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6日下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赴杨寨镇“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杨寨镇大布村方家湾,开展古建筑测绘工作,致力于用专业知识推动古建筑数字留存与保护传承。
  在大布村党支部书记方峰的指引下,建筑与规划系教授兼指导老师肖霄带领团队成员有序进行测绘作业。现场,团队分工明确协作默契,借助无人机、激光测距仪、数字画板等专业工具,对村落中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测绘。

  团队队长张明杰运用无人机从多个角度、不同高度对古村落和周边的环境进行数据采集,精准捕捉建筑群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那历经岁月洗礼的瓦片纹理、雕刻精美的门窗花饰,都在无人机的高清镜头下清晰呈现。张明杰紧盯操控屏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扫描参数,力求为后续三维建模获取最完整、最精确的影像资料。

  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手持激光测距仪、数字画板等工具,穿梭于古建筑间开展测量工作。团队成员叶科、胡国庆用皮尺丈量外部尺寸;团队成员贺家翔、杨成瑶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细部纹理;团队成员宗晓曦、翁宇攀从旁记录数据;团队成员黄天敏、陈宏海及时将数据标注在临摹图上......测量工作严谨细致,数据精确到毫米级单位,力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构建数字化模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肖霄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测绘工作,收集和整理传统古建筑的资料;通过数字化建模,为它们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化留存不仅能够维持古建筑的原始风貌,还能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方峰对实践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古建筑是大布村的重要传承,并对实践团队保护当地古建筑的举措表达感谢。
  此次测绘工作是一次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也是高校师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脚。方峰感慨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实际力量,为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张明杰 叶科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深耕沃土,科技赋能乡村
  • 青春深耕沃土,科技赋能乡村
  • 7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现代农业大棚实践基地,实地考察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 07-07
  • 探索科技农企,厚植兴农情怀
  • 探索科技农企,厚植兴农情怀
  • 7 月 7 日下午,阳光明媚,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 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学子们,走进大棚实践基地,开启了一场
  • 07-07
  • 新语护生命,课堂砺防溺行
  • 新语护生命,课堂砺防溺行
  • 7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防溺水主题课程,旨在普及防溺水知识,提升乡
  • 07-07
  • 青春护航防溺水 安全助力乡村兴
  • 青春护航防溺水 安全助力乡村兴
  • 7 月 7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红途励心 惠民笃行” 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主题安全教育活
  • 07-07
  • 大棚实践基地研学行 实践团获启发新思
  • 湖南一师外院学子赴益阳实践基地,三下乡课堂筑牢防溺水安全线
  • 青春护航生命线,防溺宣讲润安化
  • 青春护航生命线,防溺宣讲润安化
  • 7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益阳市安化县实践基地,以一堂沉浸式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为
  • 07-0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