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来到益阳市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主题课堂,为当地孩子们筑起一道夏日安全防线。
课堂上,志愿者们以生动的憋气体验开篇,让孩子们亲身体会缺氧的紧迫感,随后话锋一转:“当意外落水时,可没有随时呼吸的机会。” 这堂沉浸式课程,用直观感受敲醒了安全警钟。志愿者们结合当地多河流、水库的地理特点,重点讲解了溺水的危害 —— 我国每天约 60 名青少年因溺水离世,这一数据让孩子们神色凝重。
针对大福镇常见的水库、溪流等危险水域,志愿者们列举了易引发溺水的行为:私自结伴下水、在陌生水域玩耍、未热身就游泳导致抽筋等,件件都与孩子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他们还带着孩子们辨认 “水深危险”“禁止游泳” 等安全标识,教大家把 “六不” 准则牢记心间: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等。
“万一落水怎么办?”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志愿者们演示了自救技巧:保持冷静、放松漂浮、抽筋时伸直腿部扳脚趾。更重要的是,他们反复强调,未成年人绝不能下水救人,要学会 “叫叫伸抛” 法 —— 呼救、报警、伸竹竿、抛漂浮物。情景剧中,“小明想独自去池塘游泳被劝阻”“发现溺水者及时呼救并找老师帮忙” 等情节,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了正确做法。
课堂尾声,孩子们举起小手,跟着志愿者宣誓:“决不私自下水游泳……” 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防溺水知识走进乡村课堂,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安全的种子。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度过夏天,让 “珍爱生命” 的意识在大福镇的田间地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