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在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孟家村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污水净化科普小课堂热烈开展,一群充满朝气与担当的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深耕乡村沃土、青春挺膺担当”的誓言。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导入环节。“水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从人体内70%由水构成,到江河湖海、雨滴、饮用水等水的多样形态,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刻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在探究环节,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带领孩子们探索水的性质。当孩子们看到水倒入不同形状容器会随之改变形态,纷纷发出惊叹,直观地理解了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而盐、糖能在水中溶解,沙子却不能的实验,让孩子们明白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在其中溶解。同时,志愿者也向孩子们展示了当下水资源的现状,那些优美的云雾、瀑布与浑浊的污水形成鲜明对比,让孩子们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在拓展环节,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成为“生活污水小侦探”,寻找生活中产生污水的场景。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在浴室玩水、厨房水龙头漏水等经历,深刻认识到日常行为对水资源的影响。随后,分组讨论“在家中可以用哪些方法减少污水产生、帮助净化污水”时,孩子们各抒己见,“一水多用”“减少污染”“简易过滤”等环保小妙招层出不穷。
此次污水净化科普小课堂,是青年志愿者们深耕乡村教育、助力环保的生动实践。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在乡村小学播下了环保的种子。未来,这些青年将继续挺膺担当,在乡村沃土上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篇章,为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