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乡约盛夏,支教逐梦:江苏大学第十届伯藜支教团出征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 年 7 月 10 日,江苏大学京江楼前,骄阳似火,却不及江苏大学第十届伯藜支教团成员们的热情高涨。他们即将踏上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西川组新庄集乡党校的支教征程,开启为期两周的公益支教活动。此次出征仪式,文心书院党总支书记吴立平、伯藜学社指导教师曾天成与支教团全体队员共同参与,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出征仪式在曾天成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作为支教团的引领者,吴立平书记首先为支教队员们郑重地佩戴上象征责任与使命的绶带。每一条绶带的佩戴,都凝聚着学校对支教队员的深深期许。吴书记深情地鼓励队员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青春智慧,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锤炼自身品格,实现个人价值,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播撒在祖国需要的土地上。
  随后,吴立平书记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他着重强调了安全问题,指出安全是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对于支教队员自身而言,无论是路途上的出行安全,还是支教期间在当地的生活安全,都需要高度重视;同时,在支教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包括课堂安全、课间活动安全等。他提醒队员们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天气特点以及民俗习惯,严格遵守纪律,尊重当地风俗民情,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务必做到平安出发、平安归来。
  在谈及教学工作时,吴书记强调,支教队员们要怀抱 “师者仁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支教工作。他希望队员们能充分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党团员的精神风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言传身教点亮乡村孩子们的梦想。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此外,吴书记还深刻阐述了本次支教活动对于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鼓励队员们勇担重任,在支教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仪式的第三个环节,支教队员们纷纷拿起卡片,认真写下对本次支教的寄语。“愿以我所学,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期待在这两周里,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希望用我的热情,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无不透露着队员们对支教生活的期待与坚定决心。

  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奉献社会、助力教育的初心。自 2016 年起,近 100 名陶学子先后奔赴贵州、山东、河南、宁夏等 4 个省份和自治区的 6 个支教地,接力开展教育支援工作。他们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为无数留守儿童送去知识的滋养和心灵的慰藉,成为乡村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此次第九届伯藜支教团也做了充分准备。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涵盖多个领域的课程体系。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课程,还开设了科学实验、艺术鉴赏、体育健康等特色课程,旨在全面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支教团还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相信在吴立平书记和曾天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支教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大学第九届伯藜支教团一定能圆满完成此次支教任务。他们将带着江大师生的祝福与嘱托,在宁夏的土地上绽放青春光彩,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一段属于他们的、充满爱与希望的支教故事。
 
 
作者:郑巧 来源:江苏大学第十届伯藜支教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乡约盛夏,支教逐梦:江苏大学第十届伯藜支教团出征
  • 潜心润泽绽芳华,智绘丹青绘锦程
  • 风拂夏木繁,壮志踏千浪
  • 《守护朝阳润洋田,志愿服务护童真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实践队助力乡村振兴》
  • 石膏彩绘润童心 实践课堂绽异彩——朝阳逐梦文明实践队助力乡村儿童美学启蒙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