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非遗助农路 振兴绘锦图”探寻非遗活态传承,青春赋能苌家拳

发布时间:2025-06-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时,曾多次就文化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豫北医学院智行书院组建“非遗助农路 振兴绘锦图”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王村镇非遗传承、守护乡土文化根脉。
6月26-27号,团队成员们来到郑州荥阳王村苌家拳传习馆,苌家拳传习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苌家拳”的官方传承与保护机构,也是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的故里。实践团通过系统挖掘、记录王村镇苌家拳非遗项目,为当地文化留存珍贵资料,筑牢传承根基,传承非遗文化。

走进苌家拳传习馆,实践团与镇长王德道进行了深入访谈。作为文化传承人,王镇长声情并茂地讲述:“苌家拳流传近300年,在周边地区及相关省份保护与传承,并展延到国外。 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和年轻人来传承非遗文化。”

实践团随后前往苌家拳博物馆,第八代传承人苌世昌详细阐述了苌家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实践团真切感受苌氏武技功法、套路、拳理及其现代价值。

在传承人的讲解下,实践团拜读了苌家拳全集,团队负责人韩亦菲收获满满地说道:“苌家拳对易理、医理都有独到见解,创拳著书经常旁征博引,为苌家拳的拳法理论奠定了基础。‘中气论’是苌家拳理论的发端,将中气与武术动作结合,创造了内外双修、刚柔相济、攻防一体的拳法。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做非遗文化的宣传者,践行者,传承者。”
此外,为传承和弘扬苌家拳非遗文化,实践团主动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建立联系,拜师学艺,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掌握非遗文化的核心技能,亲身学习拳法。苌家拳的每一个拳法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实践团深刻体会到苌家拳不仅是一套拳法,更是一种与大众紧密连接的文化传承。同时也感受到了以苌家拳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备受社会重视。

为更深入传承和弘扬苌家拳非遗文化,实践团对第九代传承人苌世昌进行了访谈,苌世昌认为,苌家拳强调真功实练,注重技击作用,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拳法,还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苌家拳被评上非遗以后,更应该把苌家拳送到学校、社区、景区,利用村民的休息时间甚至晚上传承苌家拳,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苌家拳传承好,发展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苌家拳的文化和内涵,并且在学到苌家拳以后深受其益,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
千山一脉,万水同源。此次苌家拳非遗实践之行,实践团队深入探访了苌家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与传承者们的交流访问,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者们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在非遗传承中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团成员感到重任在肩,要勇于响应国家对保护“非遗”传承的号召,学习传承人的爱岗敬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探寻出一条独特的“非遗”路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曹航博 来源:豫北医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 烈士陵园是一个庄严而肃穆的地方,无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巨大牺牲和努力的革命先烈沉睡于此,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
  • 06-20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