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聚焦随迁老人: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随迁老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社区融入状况和生活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研究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导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随迁老人社区参与展开全面深入剖析,研究成果为改善随迁老人生活质量、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团队通过对全国多地收集的413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476次对多元主体的访谈,揭示了随迁老人社区参与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其背后原因。研究发现,城市随迁老人在社会适应方面整体表现优于农村随迁老人,在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居住环境和心理福利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例如,60%的城市随迁老人在迁入3个月内就能适应新生活节奏,而农村随迁老人这一比例仅为30%;城市随迁老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比例为45%,农村随迁老人仅为20%。
 
在养老选择上,受恋乡情结或为子女减负等因素影响,65%的随迁老人表示愿意回老家养老;30%的老人因随迁地生活质量好、便于子女照顾而选择留居;仅有约5%的老人愿意选择养老机构。此外,研究还指出随迁地社区在老年优待政策落实方面存在不足,如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政策的落实率仅为40%,30%的随迁老人从未享受过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免费开放政策福利。
 
该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了积极老龄化与社区参与理论,填补了城乡差异化、跨地域流动背景下的研究空白,还提出“结构性排斥”问题分析框架,为跨群体社区融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实践指导方面,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社区服务政策设计,指导社区针对随迁老人需求完善统计注册、档案管理等工作,并开展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提升随迁老人生活品质,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漂泊感。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研究为地方政府优化流动人口养老保障政策提供依据,推动包容性老龄化建设,促进社会资源向随迁老人倾斜。此外,研究倡导代际互助与社会关注,有助于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破除对随迁老人的标签化偏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随迁老人问题将愈发凸显。本次研究成果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有望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随迁老人群体,共同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
作者:罗文静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革故鼎新除旧习 文明新俗润千家 聊城大学文学院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
  • 照护银行前期调研,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国家公园展风貌,科普宣讲启新程
  • 国家公园展风貌,科普宣讲启新程
  • 2025年3月27日,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洛阳市郑州路图书馆举办了“国家公园展风貌,科普宣讲启新程”志愿活动,活动旨
  • 03-3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