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东中医药大学岱岳岐黄振兴团泰安之行—汲取中医智慧,夯实专业根基

发布时间:2025-02-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2月11-13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岱岳岐黄振兴团”实践队走进泰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为期3天的“回乡看齐鲁”活动。通过参观中医药文物、采访泰安中医院主治医师赵振、跟诊学习脑针、滞动针疗法及中药贴敷技术,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其学术传承与临床经验,深化对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的认识。
探秘中医宝库:博物馆里的历史溯源
  2月11日上午,团队成员们踏入泰安中医药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与详实的史料,构建起一座中医文化的知识宝库。一进展厅,成员们便被有序陈列的古代针灸器具吸引,从骨针到青铜针,再到精致的银质针灸针,这些器具见证了针灸疗法从起源到成熟的漫长历程。在古籍展区,复刻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籍,泛黄的书页与古朴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中医先辈们的智慧与探索。“看着这些实物,感觉中医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理论,而是鲜活的历史传承。”一位队员感叹道。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泰安中医药博物馆 王怡婷摄
跟诊实战:临床一线的知识淬炼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来到泰安市中医院红门门诊,跟随赵医生开启跟诊学习。在诊室里,一位饱受肩周炎困扰的患者前来就诊。赵医生先是耐心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时长、日常活动受限程度等细节,随后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通过触摸肩部肌肉、关节活动度测试等,精准判断病情。诊断明确后,赵医生开始施展针灸治疗。只见他手法娴熟,快速找准穴位,进针、行针、补泻一气呵成,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队员们围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赵医生的每一个动作,手中的笔记本飞速记录。“赵医生,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是如何确定的呢?”一名队员抓住间隙问道。赵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这要根据穴位的位置、患者的体质以及病情的轻重来综合判断,每个穴位都有其适宜的操作标准,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经验。”跟诊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的针灸操作技巧,更深刻体会到耐心问诊、精准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图为赵医生为团队成员传授针灸推拿技巧 王怡婷摄
对话专家:传承路上的经验传承
  在跟诊间隙,学生们对赵医生进行了深入采访。赵医生回忆起自己的中医求学之路,感慨万千。因为父亲是一名中医,他自幼对中医耳濡目染,立志投身中医事业。求学期间,他日夜钻研中医经典,不断汲取理论养分。完成学业后,赵医生仍不放过任何实践机会,积极跟随老师抄方、跟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谈及他擅长的针灸脑针技术,赵医生介绍道:“脑针疗法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少,无风险,见效快,不复发的特点,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脑部及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他分享了技术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每一步都饱含心血。赵医生鼓励学生们:“中医传承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你们要扎根经典,勇于实践,才能在中医道路上走得更远。”

图为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和赵医生合影留念 王怡婷摄
  此次泰安之行,山东中医药大学岱岳岐黄振兴团通过多维度的学习实践,对中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切实提升,为未来投身中医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王怡婷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怡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童心织梦”灵山行:为留守儿童筑暖途
  • 广西师大边疆行知队“壮乡寻音”:深耕边境调研,守护方言传承火种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