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城中村”牛沙路小区17号院,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社区,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24年8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城乡旅梦”实践小组成员深入探访了这个即将迎来拆迁改造的社区,亲身体验居民们的生活现状,聆听了他们对于未来变迁的复杂情感和期待。
在与居民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小组成员们发现,尽管居民们对这片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但面对房屋的年久失修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居民们普遍对政府的拆迁改造计划表示了理解与支持。社区内的王阿姨在接受采访时,情感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面对这栋老房子的种种问题,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让我们有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新家。”
王阿姨还特别提到了政府和社区在拆迁前对小区的精心打造,以及对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特别关怀和援助。她回忆说,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关心居民的生活,还定期组织健康检查、文化活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这些都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她动情地说:“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修缮房屋还是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都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
在王阿姨温馨的家中,她向实践小组成员们展示了那些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家具和装饰。每一件物品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它们是社区历史的见证,也是居民们生活的缩影。王阿姨回忆起刚搬来时的情景,那时的社区虽然设施简陋,但邻里之间的关系却异常亲密。她感慨地说:“那时,我们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共同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区的基础设施逐渐老化,房屋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王阿姨指着阳台外的裂缝,忧心忡忡地说道:“你看,这阳台的裂缝越来越宽,我们真的担心哪天会发生什么意外。”
尽管面临着拆迁的不确定性,王阿姨对政府的关怀和社区的温暖仍然表示感激。她提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对居民需求的快速响应,无论是修缮房屋还是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都让他们感到非常安心。她特别强调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对居民需求的快速响应。王阿姨说:“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来到我们身边,无论是修缮房屋还是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都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
随着拆迁的脚步越来越近,王阿姨和她的邻居们已经开始规划未来。他们期待着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以便在新的居住环境中继续享受便利和安全的生活。王阿姨满怀希望地说:“我们希望新的社区能够保留这里的温馨和便利,同时提供更加坚固和安全的住所。虽然搬迁会带来一些不便,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新的社区将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开始,我们将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刻,王阿姨和她的邻居们不仅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也体会到了社区的温情和政府的关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即将消失的社区最后的记忆。实践小组的成员们也被这种情感所触动,他们记录下了居民们的故事,希望能够将这些珍贵的记忆传递给更多的人。在拆迁的号角声中,牛沙路小区17号院的居民们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迎接他们生活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