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时代华章
红十四军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人们对革命历程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情感纽带。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探索红色文化,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时代华章”主题实践活动。
在纪念馆入口处,一颗巨大的红星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鲜艳的红色绵延古今,彰显着无穷的活力。
团队成员首先进入序厅,序厅矗立着红十四军领导人群雕,复原了革命时期部分历史事件,充分展现了红十四军战士的革命精神。
随后队员们按照历史进程参观了以“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为主题的八个展厅,分别展现了八个不同时期红十四军的革命进程和英勇事迹。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了首厅以及第四展厅。首厅的主题是是“江海曙光”,主要介绍了红十四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通海如泰地区人民的艰苦生活。在此背景下,平民社等进步团体兴起,基层党组织建立,并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领导农民运动、开展工人运动,使通海如泰地区的贫苦农民看到了黎明前的一缕曙光
第四展厅“军旗如画”主要展示了红十四军的创设情况。1930年4月3日,在军民的欢呼声中,红十四军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隆重的建军大会,红十四军正式诞生。历史上的这场会议共有2万多人参加,由于参会人员很多,当时村里四口井的水都被喝空了,留下了关于“红军井”的故事。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纪念馆尾厅,纪念馆尾厅由追思墙和英名录两部分组成。追思墙上张贴着305位英烈的头像照片,英名录上则记录着729位烈士的姓名及籍贯。回望那段不平凡的红色岁月,队员们对“军民一家亲”五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切身感受到艰苦奋斗时期的精神凝结。
参观后,队员来到拓展训练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再现了巧渡金沙江,过草地,爬雪山等艰苦场景。队员们也通过一些拓展训练项目体验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困难与惊险,对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红军战士有了更具象的认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通海如泰地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撰著了一部光辉的英雄史诗,铸就了红十四军精神。“富于理想,忠于人民,甘于艰辛,勇于牺牲”早已凝炼成生生不息的“通海”血统、“炎黄”基因。
随着参观活动的深入进行,队员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在历史遗址中感悟伟大革命精神,成为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守好、用好红十四军纪念馆这一红色资源,可以激发更多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更是对烈士们最深刻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