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理工大学“数”业有专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9-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024年暑期,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Sigma小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数”业有专攻社会实践之旅。

  温州之行:追寻温籍数学家的足迹

  8月4日,Sigma小队的队长周祉悠踏上了前往温州的旅程,第一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故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旨在深入挖掘苏步青先生不仅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在于他背后那份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

  在结束了对苏步青故居的参观后来到了下一站——数学名人馆。这里汇聚了谷超豪、姜立夫、苏步青等众多数学领域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光辉事迹,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入的学习平台,而这些,从未在课堂教育中被展现。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以及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小队成员们被中国数学家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科学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这份精神的决心。

  多维度调研,直面教育挑战

  在温州的走访过程中,Sigma小队不仅限于直观感受,更通过多元化的调研手段,如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当前红色教育,特别是数学家红色精神教育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他们发现,尽管数学家的学术贡献广为人知,但其背后的红色故事却往往被忽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小队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诸如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力求为红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校园宣讲访谈,点燃红色火种

  带着调研的收获与思考,Sigma小队的成员们分头行动,回到自己的家乡校园传播红色教育中缺失的数学家红色精神。周祉悠、王一果、柯沁宜和金宇涛等同学,通过精心准备的讲稿、生动的案例分享以及丰富的互动环节,将数学家们的红色精神娓娓道来,深深触动了师生的心弦。他们不仅讲述了数学家们如何在逆境中坚持科学探索,更强调了那份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教育模式

  在实践的尾声,Sigma小队成员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探索将现代科技融入红色教育的新路径。他们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尝试结合数学与统计学的专业知识,构思新型数字化教育方案。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数学家的红色精神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实现红色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数”业有专攻。

  数学家精神,照亮未来之路

  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与对数学家的敬仰促进这我们探寻数学家的红色足迹,聚焦数学家红色精神教育的缺失。我们将继续挖掘与宣传中国数学家的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增强人们对红色数学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增强红色数学文化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同时利用数学专业知识为数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与传承赋能。在数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希望掀起这遗失的一角让世人得以窥见其光亮,更希望我们能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在新时代让自己承前启新程,“数”业有专攻。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振兴善感宏图展,果满乡村富路开
  • 踏入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善感乡,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因柑橘油茶产业而闻名遐迩。目前产地的柑橘种植已达1000亩,油茶种植更是达5
  • 09-0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