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社区教育疏通城市毛细血管,破解协同育人新难题

发布时间:2024-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成效事关人才培养工作全局,事关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大局。为努力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新难题的参与者、贡献者、破局者,更好探索学校启智润心、家庭同向共驱、社区有力托举“融起来”的协同机制,探索苏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社区力量,7月29日至8月7日,苏州大学十六字箴言践行小队成员前往苏州市金阊街道开展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明确“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全貌。
不负所“托”:青少年社区暑托班成为暑期好“趣”处
7 月 29 日上午九点,实践团到达中街路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与暑托班的20多名学生一同前往苏州市中医博物馆,了解苏州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之旅。在沉浸式体验与深度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全面了解了暑托班的基本情况,近距离洞察社区教育内嵌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
 
图1 社区青少年正在参观苏州中医博物馆
8月7日,团队成员谢伊铭、李飞扬、俞开颜、王奕菲于彩虹社区调研暑托班开展情况。社区青少年们在戏曲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苏州评弹,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破解协同育人新难题,打造“家校社”新样态
实践期间,实践团对社区青少年、家长与社区工作人员先后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探索更多社区教育的侧面。
 
图2 实践团成员对社区青少年进行访谈

图3 实践团成员对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就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及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现实困难、实践进路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勾画了更加全面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图景。
“鲲鹏击浪从兹始“,实践小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持续探索不断提高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成效的破局之道,形成能推广、可复制的“金阊经验”,为以更高站位、更大视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不懈奋斗。
 
图4.实践团成员合照
作者:王奕菲 李飞扬 谢伊铭 来源:苏州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成理学子三下乡:以美育之行,促童成长
  • 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青春筑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队”开展了“随商入乡以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