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薪火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医者仁术求精进,百年医术传道义” 薪火实践团寻访丹阳市级非遗项目“中医贺氏流派”传人贺玥

发布时间:2024-08-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19日,薪火实践团“乐道拾遗队”的成员周昕、府征和王可盈同学有幸来到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采访“中医贺氏流派”传人贺玥医生,学习贺医生非遗医术一体背后的传承与创新,受益匪浅。
专家简介
贺玥,女,汉族.1950年出生,江苏丹阳人。副主任中医师。1970年随父亲(贺桐孙,江苏省名老中医)学医。198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医史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二届优秀基层中医工作者。2006年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丹阳市名中医,2008年被评为镇江市名中医。2015年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2018年被评为丹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丹阳贺氏流派(内妇科)代表性传承人。
世代传承久,仁术传道义
丹阳贺氏中医流派起源于孟河医派,中医贺氏流派第4代嫡系传人、原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贺玥说起了这样一段故事:贺氏中医流派创始人贺季衡是她的曾祖父,1866年,贺季衡诞生在丹阳城南桥河沿贺家弄内,7岁时贺季衡患肠痈,卧床一年多,病好后右脚微屈行走不便,家人怕他落下后遗症,便为他请来了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的马培之为其诊治,经过马培之的精心治疗后,不久后他就痊愈了。1879年,年仅十四岁的贺季衡,只身来到与武进孟河镇,正式拜于恩人马培之门下, 贺季衡学医专心致志,勤奋不懈,且悟性极高,从而博得恩师赏识。马培之常以珍方秘笈授之,悉心为他开小灶,还不时感慨道:“今得贺季衡,吾道于丹阳又得一传人矣。”
贺季衡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遇贫苦者来求诊,常免收诊费并以药施之。除日诊外,贺季衡每天晚上都要出诊。他心系患者,急病人之所急,随叫随到,从不怠慢。无论是盛暑寒冬,还是疾风暴雨,概不间断;每晚求诊者往往踵趾相接,甚至一夜出诊十多次,因而时常天明才归。
贺玥医生身为中医贺氏流派第四代嫡系传人,生长在中药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祖辈的高尚医德和高超技术,她长期与父亲学习中医,后又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她从事临床工作的30余年中,不断地钻研和发展,在中医传承和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妙手铸仁术,精心汇中西
贺医生向队员们介绍,贺氏流派非常重视药物的选择和炮制的方式,他们主张用药“轻、空、灵”,轻就是用轻清疏解的药物,可以解除外感表实证;空就是将邪气排出;灵就是十分见效。除了辩证灵活准确、用药细致独到的特点,贺氏流派还融入了西医学术,用传统的中医辨证论证以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如肿瘤的中医治疗、各类胃炎的辩证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西结合治疗等各类疾病。
为医先立德,仁术永流传
贺医生认为,为医者,首先要立德,要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对病人一视同仁;贺玥医生一直记得曾祖父的勉励:“学无止境,医学精微深奥,非浅者所易窥”。她在业务学习上也一直精益求精,不断的进取,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贺玥医生目前门下已有多学生,但是她仍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跟她一起学习中医,了解“中医贺氏流派”,让年轻一代能把“中医贺氏流派”更深、更远、更广泛的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百姓。这是贺医生对我们中医药学生的期望,更是中医传承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