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8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时和岁稔实践团队前往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的绿茶生产基地,针对新时代农业产业户对于农产品的生产状况、经营模式以及产品转型进行调研,力图为乡村振兴中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实现高效助农提供第一手资料。贵州省沿河县中寨镇地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地势高寒,时常渐隐在云雾之中,夏季不乏清冷,由此也是大家避暑的不二选择,而进入中寨镇需要经过连延不绝的崎岖盘旋的环山公路,爬过一山又一山,从山底到山顶,便可窥见那藏于深山褶皱中的云中仙寨。



而今天走进云中仙寨,那漫无边际的层层叠叠的茶叶绿丛不由得迷了时和岁捻小分队的眼,只见那层层山峦均被披上了嫩绿的新衣,抬头望着似乎触手可及的形状各异,绵密的可爱的云朵,那似大海的湛蓝天空,瞧着在茶丛中忙碌的身影,一切都在传递着中寨镇正处于欣欣向荣之中。
时和岁捻实践团队在走访中了解到,中寨镇发生如此变化的契机在于2018年从浙江安吉县引入的360万珠“白叶一号”茶苗,现今已长在一望无际的生态茶园之中。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为党分忧,先富带动后富”的扶贫号召,沿河县在收到浙江捐献的“白月一号”茶苗之后,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各企业进驻中寨,共建扶贫中寨蓝图。
中寨镇采取党组织带,合作社管,农户包,信用社扶,企业销等多方协调合作方式不断发展茶叶扶贫道路。积极采用“反租倒包”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全镇集体经济增长,为农户创收。经走访村民,村民黎春华在政府的号召下主动承包了九十多亩的土地用来种植茶叶,他一年用工可达400余次左右,他表示自己种植茶叶最主要靠的就是政府的帮扶,种植的茶叶不仅可以给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围村民的经济增长,种植茶叶无疑带动了群众致富。
随着茶叶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茶园规模逐渐庞大,中寨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茶园种植体系。“智慧茶园”的引入为中寨镇的生态茶园蓬勃发展赋能。智慧化的数字平台取缔了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茶叶管护模式,大大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与数量,除此之外中寨镇还积极打造独属于中寨镇的品牌,申报“屾山白叶”“屾山奶白”“云中仙寨”等系列品牌,借助品牌效应带动茶叶的销售。目前“国有企业引领,招商企业带动,群众承包”的发展路径全面带动中寨镇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白叶一号”无疑是中寨镇乡村振兴工作中最有力的助手,望着那郁郁葱葱的绕山盘旋的茶丛,连绵起伏的茶山,那片碧绿汪洋承债这茶农们的殷殷期望,他们坚信,付出就有回报,茶农们干劲十足,因为胜利就在前方。“白叶一号”书写了中寨镇脱贫攻坚的新篇章,绘制了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