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索滁州市文化馆:关于非遗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4-08-1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身为滁州学子,怎么能对滁州文化不了解呢?于是在7月4日赴滁州市博物馆、文化馆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安徽省滁州市清流中路1170号的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旨在了解更多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Image_1722829315558.jpg

IMG_20240805_151803.jpg  首先提到安徽非遗,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凤阳花鼓,同时滁州学院也是凤阳花鼓教育传承基地。凤阳花鼓,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Image_1722829313948.jpg

  除了凤阳花鼓外,另一个国家级非遗是凤阳民歌,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凤阳民歌。从明朝中叶到清末,风阳花鼓的出现带动了凤阳民歌的发展。

IMG_20240804_183117.jpg

  还有许多的非遗等大家了解与传承,在这也列举不完,欢迎来文化馆进一步学习。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也为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冯先凯 陈佳乐 来源:http://www.chzu.edu.cn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桂电实践团队带领青年学生深入湘江战役纪念馆,感悟长征精神
  • 因爱相聚,舞动红色旋律
  • 因爱相聚,舞动红色旋律
  • 支教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红色舞蹈学习活动,培养了艺术情操的同时深重爱国萌芽。孩子们展现爱国热情,未来可期。
  • 08-15
  • 【实践风采】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发展新格局
  • 塔大学子三下乡:探访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 塔大学子三下乡:探访“退休不退党,在党不褪色”的老党员王敬
  • 塔大学生三下乡:致敬抗美援朝英雄杨秀九老先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